是自家烧的,正想拿到镇上来看看有没有人买呢。”
老方看着这木炭品质不错,还挺大块整齐,正好柳絮一家在他这里也花了几两银子,也想做个好人,“你这炭咋卖?”
柳絮还不知道市场价格呢,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这梨花镇木炭价格几何,今天来就是想看看别家卖多少,好回去定价的……”
“哦,老夫忘了,你们刚来落户,倒是不知道这边的价格了。”
老方木匠一心想卖个好,正好自己也知道,便提道:“这边到处都是山头,那木头砍了来年又长。这炭不怎么值钱,一般都是两文钱一斤,不过它们往常拿来的,卖相不如你们这个好,都是小碎块多些。”
“多谢方师傅指点,我们还正愁去哪里打听呢。”柳絮有些惊喜,这木匠师傅真是个好人,竟然愿意跟她们说这些。
“老朽也就是顺嘴一提,你们做个参考罢了。”老方毫不在意地摆摆手。
随后想到,家中的木炭先前买的剩得不多了,正好要补,便又问道:“我这冬天也需要不少炭,我愿意出五文钱两斤的价格与你买,你们看如何?”
第136章路遇老者卖地
老方心头真实的内心想法便是,反正跟谁买都要花钱,往年他买的炭也就两文钱一斤,柳絮家这个木炭看上去品质不错,他还好意抬高价格了。
柳絮自然是又惊又喜,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顺利,心中有个声音疯狂在说“答应他,答应他”,转念一想,老木匠还会不会特意给他们加价了?
“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这个价格您说的若是高了……”
柳絮话还没说完,老方便打断了她,直言:“你们无需担心,亏本的事情,我也不会做。”
想到他们下的那这一大笔订单,赚头自是不少,现在柳絮家做木炭生意,他多光顾也是使得的。
“你这炭先给我来一百斤,价格就按我刚才说的算。”
还打趣道:“这个价格我吃不了亏,只怕你们吃亏了,哈哈哈。”
话都到了这份上,柳絮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便一口应了下来。
刚来镇上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今天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兆头,当场便与老方木匠口头约定好,大后天便把炭送来。
有了老木匠这笔订单,柳云来对这桩生意更自信了些,父女俩逢人就问,到处打听木炭的价格是多少。在不同人口中,几乎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两文…
果然如柳絮心中所想,这老方木匠,竟然还真的给了高价,看来回头若是也按两文钱一斤卖掉,还得给他少些价格。
两人穿梭在各个巷子,中间也见过不少推着板车来卖炭的同行,一问价格,又是两文钱一斤…
柳絮也看了下同行的货,卖相确实不如她的好,这无疑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同样的价格比品质,她不信,这消费者不识货。
……
“老王,你这地真打算卖啊?”
“这才多大点地方,种庄稼都洒不了几颗种子,你还想要十两银子?”
“你是不是疯了?一亩地都不到你还卖十两,世界上哪开那么多冤大头?”
一颗榕树下,几位老者坐在树下,因为天气han冷还生起了火堆,若无旁人地在讨论老王家要卖地的事…
他们这本来就是个村子,如今变成了镇,但许多人家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那些开铺子赚大钱的,全都是些外乡来的多,他们当地人还是该种地种地。
而且也还是改变不了当初的习惯,农闲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吹牛,讨论着村中大大小小的事。
这老王家最近想卖地,卖的还是离镇上有些距离,一亩不到的地,甚至开出要十两银子的高价!
他们都在等着看笑话呢,正巧今日这老王也出来与他们谈天,便当着人面问了起来。
被称作老王的人脸上布满沧桑,头上花白,一脸愁苦。听着老伙伴们在说自己的事,也无奈叹气。“唉,还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孩子,非要娶个娇滴滴的城里姑娘,还说成婚后要到宣宁安家落户,让我们掏点钱给他在宣宁城置办宅子…”
“我一辈子在地里刨土,哪里掏得出那么多银子啊。”
“家中也就剩那块地值几个钱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老王说着说着,声音越发低沉。或许是想起孩子的行为,也或许是心疼自己辛辛苦苦置办下来的家业如今要被自己亲手卖掉,心中的酸楚无人诉说。
“那你也不能要十两银子啊,那又不是什么风水宝地,离着镇上还要走几步呢,你卖那么贵,谁买的起啊?”
“就是就是,这世界人傻钱多的人可没几个啊?”
“你那块地能卖十两银子,那我家的就能卖20两了,毕竟我那面积起码还比你那地宽三倍!”
几个老人不停说着自己的看法,那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