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的如此矮小?
柳顺着着陶永福埋头直走,连忙拉住他问:“陶兄,咱们该去何处询问落户之事啊?”
陶永福用向像前方比划道:“前面就有官爷在。”
果不其然,没走几步路,二人就来到了一个大门敞开的宅子前。
这宅子看上去比其它屋子都要大,而且是青砖的,整个气派许多。
“咱们直接进去吗?还是在此叫门?”若是平日里自己出来,有主见的柳顺绝对不会问东问西,这会有人领路,他总要先过问知情人的意见。
陶大摇摇头,“就是这里了,你自己进去,我就在这里等你。”
陶永福是听从自家父亲的吩咐才领着人来的,他活那么大了,还未曾与官爷打过交道呢。
内心有些恐惧,他最笨,也害怕得罪人,索性就不打算进去,在门口等候。让这个逃荒来的兄弟自己面对吧。
若是惹到了大人物,也连累不到他,反正他就是个带路的。
让自己进去,柳顺倒是不咻,点点头道:“那就劳烦陶兄在此等我了。”
说罢便迈入房子内。
“官爷,官爷可在?”
柳顺望着空荡又清静的宅子,也不敢乱窜,直接开嗓大喊,
很快,一间屋子内就有人匆匆走了出来。
“你是何人?来此何事啊?”
柳顺快速接道:“见过大人,在下是兴州府人,家乡遇灾,跋涉千里来到宣化,希望能在此安家落户。”
被称为大人的人,其实只是个小吏,听到这称呼很是满意,摸了摸自己不存在的胡子,假装镇定自若地问:“就你一人?”
柳顺淡定从容:“并不,在下携全村四十余户,二百五十八口人。”
竟然是一个村都来了,那小吏可谓大为震惊,虽说这北边干旱的事情早就传到了宣化。但多数的人逃难必然是要去那江南来得多。
江南富庶,世家大族盘踞,若是混不下去了自卖自身也饿不死。能找到宣化,还带着全村来的,真是少见,倒是让他高看了几眼。
“咳咳,本官姓吴,你随我进屋吧。”
“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因何而来都填清楚咯,你会写字吗?不会就口述,我替你写。”
今日只有吴小吏在,这活计不累人,就是必须天天要人守着。这梨花真是鸟不拉屎,偏偏离王下令了,必须广纳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