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的家人怎么也要和我们一样去逃难,假的吧?”
章润景明白一张嘴胡说,无人敢相信,慌忙把挂在胳膊上的包袱拿下来,取出包袱里的名帖。
“各位大哥叔伯,请看,这是家父的名帖,上头还有印记,这个做不得假。”
柳云来接过那个名帖,把它递到了柳顺的手中,柳顺是童生,村里最有见识的就是他了。
柳顺打开那帖子一看,底下果然落个印章。
“你爹叫章华宁?”柳顺的话里有些惊讶,这章华宁可不是普通人啊!出生兴州府,是十几年前庆安朝唯二六元及第的有名才子,柳顺作为读书人,又同属兴州,早就有所耳闻。
这位章大人的手札书信,他曾拜读过呢。
看了落印,再回头再看帖子的字迹,果然看十分眼熟。
没想到自己的偶像此时已是一州知府,自己竟还遇见了他的后辈,还是在如此情景之下。
“正是家父。这位公子认识家父?”章润景看着柳顺一脸激动的模样,脸上有些疑惑,但随即一想又觉得十分正常。
父亲文采过人,有人听过名号是正常不过了。
若是他们认识父亲,是不是自己更有希望与他们同行了?
“章大人在蒲城,公子和夫人为何会在此?”柳顺暂且相信了章润景的身份,对于母子俩落难的遭遇表示同情的同时,也很好奇是何缘由为何母子二人会单独带着护卫上路。
“章公子,吃些东西吧。”
看着章润景狼狈不堪的模样,唇瓣都裂开了,看来是吃了不少苦头,连忙让家人拿了些吃喝的给他。
“多谢这位公子。”
章润景此时早已没有贵公子的天人之资,面对柳顺伸来的援手诚挚道谢后便急忙给自己补水,他的嗓子早已冒烟了,眼下有甘露只想赶紧润润喉,再熬下去怕是嗓子都哑的说不出声了。
小河村一行此时也不着急赶路了,便围坐着等章润景吃东西,后听他慢慢道出原委。
原来章润景家中祖母病逝,留在了阳城守孝,蒲城知府的调令是在出孝期后不久接到的,阳城家中礼数往来,家中琐事都需要人处理。
章华宁的上任时间耽搁不得,便独自一人先前往蒲城上任,周颖娘与章润景则打算处理完杂事年前再出发与章大人会和。
谁曾想,向来就身子虚弱的周颖娘在临出发前得了一场风han,平日里都身娇体弱,更何况是病了,根本撑不住坐马车长途的颠簸。
待周颖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