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虽然当家作主掌管钱财,但也愿意听男人的话。
母女两顶着烈日,推着做好没多久的板车,往梧桐镇走去。
一路上,柳絮发现了不少村民顶着太阳往返小河边挑水浇地。可惜地里实在是太缺水了,一瓢水淋下去,很快便被干裂的土地吸收,连浇过水的痕迹都没有。
柳絮这具身体皮肤嫩,哪怕时常进山,也比其它同龄女孩更白皙。李三娘常年很少下地劳作,也比村里的妇人颜色好,母女两怕晒,头上都带了个草帽。
还没走到半路,柳絮就觉得渴得了不行,水囊递给李三娘,见她摇头后,自己打开灌了几口进肚,才算是缓过气。
“娘,这天是不是比往年热多了?
“是热了不少,太阳也大。我从小到大,就觉得今年就热。”李三娘从小到大还没遇到过4月就那么热的年头。
“咱们到了梧桐镇买多少粮食?”
“先看看粮店里有多少,你爹嘱咐我说买个几石。”
她爹难道觉得粮食会涨价吗?怎么一下子买那么多粮食。
不过想起挑水灌溉的农人,柳絮觉得真的很有可能会涨价,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第18章物价上涨
她家是每一粒米都靠买,很少有余粮。上个月买的那一石刚吃完,前几天她又补了一石,如今家里还有一百多斤米。
还有一些以前留下的糙米麸皮,不过那个吃了拉嗓子口感太差,卖了熊后有钱了,柳絮家几乎再也没吃过。
今日的米店不比往日松闲,许多人排着队等买粮食呢。原来店里只有一个活计看守,现在添了三个人,一共四个活计一起忙活。
队伍排得很远,轮到柳絮她们时,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了。
每次买粮都是柳絮推着板车,一个外表娇滴滴的姑娘家推车,印象还是很深刻的,那小二都记得她们了。。
“糙米5文钱一斤,麸皮3文。陈米10文,精面15文一斤,姑娘您要哪个?别的都卖完了。”
“怎么会如此贵?”李三娘听到价格有些惊了,两人来过几次,也算是熟客了,那小二也好心解释道:“这位婶子你有所不知,咱们兴州府一直没下雨,今年的秋收粮食可能供应不上来,这价格自然要涨了。”
“您要不要?不要的话请先离开。”
李三娘还在犹豫买不买,这价格也太贵了,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啊,家里头还有百来斤,还能撑些日子,不然到时候再买?
但柳絮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