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糜汉 >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1页)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1页)

第二日清晨,早早起来的诸葛瑾就向糜旸表达了离开之意。面对诸葛瑾的突然请辞,糜旸感到有些惊讶。而在看到诸葛瑾脸上的黑眼圈后,糜旸察觉到诸葛瑾昨晚肯定没睡好。于是他问诸葛瑾道:“可是旸交待不周,让子瑜公感到不快了?”听到糜旸的疑问后,诸葛瑾脸上适时一些惊慌之色,但他很快就平复神色答道:“非也。乃是瑜身为人臣,今使命已达,应早归公安复命才是。”诸葛瑾以公务在身,来搪塞糜旸的疑惑。而在听到诸葛瑾的解释后,糜旸似乎也相信了这种说法。随后他有些遗憾地说道:“旸本来还想向子瑜公讨教一些《诗经》上的难处,看来这个想法是难以实现了。”与扶风法氏不同的是,琅琊诸葛氏的家传经书是《诗经》。而糜旸既然拜诸葛亮为师,那么他自然要认真学习琅琊诸葛氏的家传。在表达完遗憾后,糜旸也不多作阻止,他命丁封率一支卫队,一路将诸葛瑾护送至公安。为了不让糜旸生疑好早点离去,诸葛瑾并未拒绝糜旸的美意。在丁封的护送及糜旸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诸葛瑾一行人迅速离开了州陵城中。站在城头上的糜旸,望着诸葛瑾离去的背影,嘴角渐渐露出了一抹微笑。这时蒋济来到糜旸身后,口中感慨地说道:“没想到诸葛子瑜名满天下,竟真会如大司马所料,在夜间做出窃书之举。”说完这句话后,蒋济又想起同样名满天下的诸葛亮。一母同胞,怎的品性就差这么多呢?听到蒋济的感慨后,糜旸倒并未觉得奇怪。身为穿越者的他,早就知道诸葛瑾在历史上有哪些不堪的事迹。况且纵算是一母同胞,区区诸葛瑾,又如何能与自己的诸葛丞相相提并论呢?在蒋济感慨完后,糜旸问蒋济道:“子通,你认为陆逊会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内容吗?”糜旸的询问,让蒋济一愣。尽管蒋济亦是智者,但陆逊也非常人。蒋济心中并不敢断言,陆逊是否会完全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内容。但有一点蒋济却是可以断定的。“无论陆逊信或不信,大司马的计策都已然成功。”蒋济的回答颇为讨巧。可就是这个讨巧的回答,让糜旸感到满意。“卿所言,甚佳!”因急着将怀中的机密交到陆逊的手中,诸葛瑾在一路上一刻都未曾耽搁。数日之后,诸葛瑾就回到了公安城外的吴军大营中。得知诸葛瑾归来的消息后,陆逊第一时间召见了他。在刚刚见到诸葛瑾时,陆逊就不禁脱口而出问道:“糜旸可在州陵?”这是陆逊最关心的一件事。而诸葛瑾的回答,让陆逊心中的些许侥幸彻底消散。“臣初至州陵,糜旸就亲自出城来迎臣。”诸葛瑾的回答,让陆逊的脸色晦暗了不少。随后陆逊又接着问诸葛瑾道:“糜旸可曾答应我军的求和?”对于陆逊的这个疑问,诸葛瑾立刻给出了回答。“众汉将群情汹涌,使求和一事不了了之。”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诸葛瑾没具体说出他被丁奉欺辱的事。而见求和的想法未能成功后,陆逊的心情却没有多少变化。在一开始,陆逊就觉得以当前的局势,糜旸是不会同意两军停战一事的。之所以陆逊还让诸葛瑾前去一试,一方面是之前许多吴将心中有这层侥幸心理。另一方面陆逊也想用以此举,抵消一些天下人对吴军的批判。不管吴军之前做错了什么,但他们都低声下气的求和了,糜旸却还是不允,那接下来吴军做什么事,都是情有可原的了。待得知求和一事失败后,陆逊便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诸葛瑾。今糜旸在州陵,他只希望自己之前吩咐给诸葛瑾的事他能办妥。在陆逊期待的目光下,诸葛瑾先是讲述了他观察到的汉军兵强马壮的事实。而当诸葛瑾讲完,陆逊以为诸葛瑾在无要事汇报之时,诸葛瑾从怀中缓缓掏出了那份誊抄来的公文。接着诸葛瑾就将手中公文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陆逊。听到这封公文的来历后,陆逊顿时大喜。他连忙起身来到诸葛瑾身前,一把从他手中取过公文认真看了起来。这封公文,是邓艾写给糜旸的。在公文中邓艾言及,他已成功阻退住曹休的大军,让糜旸不要有后顾之忧。很明显邓艾的话,让吴军陷入了更不利的境地中。因为这代表着,糜旸可以源源不断从荆北调拨兵力,来不断压缩在荆南的吴军的生存空间。正因如此,那夜诸葛瑾在看完公文中的内容后,才会感到惊惧。可当陆逊看完公文中的内容后,他并未与诸葛瑾一样,脸上浮现出惊惧之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相反的是,陆逊脸上的喜意却越来越盛,及至最后他忍不住手捧公文畅快大笑起来。陆逊突然大笑,无疑是一件可疑的事。诸葛瑾还以为,陆逊是被当下危急的局势,刺激的精神失常了呢。出于对自身命运的担忧,诸葛瑾连忙上前关心的询问道:“大将军,您没事吧!”诸葛瑾的询问及他的脸色,让陆逊明白了诸葛瑾是在担忧什么。陆逊并未怪罪诸葛瑾的误解,反而他拉着诸葛瑾的手说道:“这次子瑜,你可是为大吴立下大功了!”陆逊的这句话,让诸葛瑾心中的不解又加深了几分。而还未等诸葛瑾继续询问,陆逊便让人前去召集营内的诸将议事。约莫半个时辰后,听到陆逊召唤的诸位吴将都来到了陆逊的大帐中。等诸位吴将到齐后,陆逊示意诸葛瑾将他出使的过程讲了出来。当诸位吴将听到汉将群情汹涌拒不接受和议,及糜旸在州陵囤积大量军备的事后,诸位吴将脸上都流露出失望之色。而接下来诸葛瑾带回来的公文中的内容,更是让一众吴将感到惊慌。在一众吴将惊慌不已之时,陆逊脸上却带着笑意说道:“诸君,莫要中了糜旸的诡计。眼中所见之物,有时是会骗人的。”陆逊的话,犹如一盆冷水般倒在诸位吴将的头上,让他们渐渐冷静了下来。待诸位吴将冷静下来后,陆逊继续说道:“诸君以为糜旸难道会是庸才吗?”陆逊的这句反问,在旁人听来更像是一句笑话。糜旸当然不是!“以糜旸的才略,他怎么会猜不到,吾派子瑜前往州陵的目的?既然糜旸猜到了,他又怎可能像表面那般,对子瑜做到推心置腹!”陆逊的话,引起了在座吴将的思考。就连诸葛瑾也在陆逊话语的引导下,渐渐回过神来。“诚然,糜旸主动带着子瑜察看了州陵城内的武库。但若是真如糜旸所说,他是要通过子瑜之口来向我军示威,为何不直接带着子瑜前往军营一观军威?他在隐瞒什么?这是疑点一。另外诸君想想看,子瑜取得糜旸公文的过程,诸君不觉得太容易了吗?荆北的军事公文是军中机密,试问以糜旸的聪慧,他在知道子瑜来意的情况下,怎可能会丝毫不防备,那么容易让子瑜拿到荆北军事公文?这是疑点二。从这两个疑点不难推断出,这一切都是糜旸在暗中设局,为的就是让我军相信那封公文中的内容!”陆逊很快在诸位吴将面前,得出了这个推断。而在听到陆逊的推断后,在座的诸将都觉得有道理,不自觉地点了点头。诸葛瑾更是脸有羞愧之色,没想到他差一点连累陆逊中了糜旸的诡计。只是在信服陆逊的推断后,诸将心中很快有个疑问升起。步骘拱手对陆逊问道:“大将军以为,糜贼为何要故布疑阵呢?”当步骘问出这句话后,陆逊脸上的笑意更甚。“知道这点不难。凡布疑阵者,为的就是让他人无法洞知己方虚实。表为强,实为弱。而糜旸将荆北战事顺利,作为精心布置的疑阵,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当陆逊的话音落下,步骘连忙反应过来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实际上荆北的战局对糜旸不利?”面对步骘的猜测,陆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正是!”“若荆北战局对糜旸有利的话,糜旸根本无须多此一举。”陆逊对自己的这一判断很有自信。除去以上的分析外,还有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容忽视。糜旸敢于直接抽身从宛城外返回江陵,这一步的确是妙招,也的确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但同样的,糜旸这一举动,毕竟是大胆的举动。既是大胆的举动,就要承担不小的风险。那么糜旸这么做的风险是什么呢?之前陆逊之所以会以为,糜旸会被曹休拖在宛城外,乃是因为数万天策精锐都在宛城外。宛城外一马平川,汉军根本无险可守。要是汉军在宛城外占据主动权时,这样的地理倒不会太过致命。可一旦汉军想要退兵,众所周知,再精锐的军队退兵时,他的后方都会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而无险可守的地形,加上这个致命的弱点,正是荆北汉军最大的危险所在。正常情况下要想降低这种危险,汉军是要安排一位,足够有能力的大将亲自坐镇大军后方的。可早在出兵前,陆逊就详细调查过荆州诸将的名单。荆州诸将中,小有名望者是不少,如邓艾、丁奉、州泰等人。但在陈到需坐镇江陵,李严又被贬斥的情况下,荆州诸将中可以称为“大将”者,没有一人。正因为如此,陆逊之前才不会想到糜旸会这么大胆。,!陆逊知道,纵使糜旸再怎么有韬略,他也没有刹那间点石成金的能力。在这点事实下,加上糜旸设局蒙骗诸葛瑾的做法,陆逊得出荆北战局对汉军不利的推断,乃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就在陆逊为自己的推断,感到信心满满的时候,步骘的疑问又接踵而至:“糜贼设局让我军以为,荆北战局对他有利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步骘又说出了当下在座吴将心中的疑问。当步骘问及这点后,陆逊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直接说出了糜旸的目的:“诸君刚才以为荆北战局对汉军有利时,你们心中的想法是什么呢?”在陆逊的询问下,在座吴将不免思忖起来。刚才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慌张,后面就是觉得糜旸会源源不断从荆北调兵南下,彻底将他们留在荆南之地。而在这个担忧下,他们下意识就想建议陆逊要趁汉军尚未集结时,赶紧率军突围而出。当回忆起心中的想法后,虞翻似有明悟。虞翻试着对着陆逊言道:“糜贼是想让我军尽快率军突围?”虞翻的话,让陆逊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正是糜旸的想法!诸君莫要忘记,当下我军后路虽断,但我军此次出征,带来了大量粮草,在荆南的总兵力亦有近十万之众。虽说近十万大军,目前有一部分分散在外,可在荆北战局不利的情况下,糜旸在州陵能拥有多少兵马?两万,三万,亦或是四万?凭借最多区区四万汉军,在我军粮草充足的情况下,糜旸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吃下我们。”说到最后一句话时,陆逊口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再大的野心,也需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只要己方大军不自乱阵脚,逐步收缩防线之下,糜旸根本一时之间对他们无可奈何。“糜旸是知道这一点的。故而他才要设计,想要我军自乱阵脚。一旦吾下达全军突围的命令,今我军有许多分散在外,军力无法聚集,就会使我军突围时对汉军的威胁大减。再加上后路被断的恐慌,我军在突围时势必争先恐后,甚至于无法携带大量武器辎重。而公安至州陵一路上,又多山林茂密之处,正适合汉军设伏层层阻击。种种不利下,汉军兵力不多的弱点将会被无限缩小,而我军突围时受到的损伤,将会被无限放大。到那时,谁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安全回到江东呢?诸位大多都看过史书,长平之战中赵军的下场,诸位想必不会忘记。”陆逊的话,让在座吴将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多年不见,糜旸的心思竟变得越来越毒了!:()糜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