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的考官,當真是金光閃閃。
主考官,閣老之一,即將成為首輔的胡閣老。
副考官,六元及第的傳奇狀元,位列三品的大理寺卿蕭景曜。
還有三位同考官以及五經考官,都是翰林院中的翰林,履歷也十分唬人。
比如那位神采奕奕的中年山羊鬍,正寧元年的狀元。
他旁邊那位胖乎乎宛若彌勒佛的翰林,正寧三年的狀元。
狀元含量極高,最低都是傳臚起步,沒考個全國前五,都沒資格進這個考官團。
放眼望去,一步一狀元,三步一探花,豈不是金光閃閃,要閃瞎考生們的眼?
蕭景曜跟在胡閣老身邊,決定出題都聽胡閣老的,自己只來刷個履歷就行。等到判卷的時候,自己再從中看看,有沒有得用的人才。研究院都併入朝廷了,公孫覃也成了五品官,從進士中薅點數理化人才,不過分吧?
點亮科技樹,人人有責!
興沖沖趕到京城準備和蕭景曜來個多年好友重聚京城的感人場面的餘思行自然沒有如願,得知蕭景曜成了這屆會試的副考官,餘思行更是感慨萬千,當年他和蕭景曜還是同窗,他甚至還是蕭景曜的師兄,結果現在蕭景曜都成了他的考官了!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簡直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餘思行很是為蕭景曜高興,拒絕了蕭平安請他去蕭府的邀請,免得給蕭景曜惹來非議,自己住進了會館中。
而後,蕭景曜當初寫的那一份科舉資料,瞬間又賣斷了貨。
第093章
蕭景曜現在都跟著胡閣老一起住進了貢院,自然不知道他的科舉資料又賣爆了,也不會想到這茬。他不過是個副考官而已,考生們不去想辦法買胡閣老的文集,買他的科舉資料作甚?
考生們的想法就簡單直白多了,誰不知道蕭景曜的豐功偉績呢,買完一套他編寫的科舉資料,指不定比去文昌廟裡拜一拜還管用呢!
對此,顧希維和餘思行齊刷刷點了個贊。沒錯,他們也是這麼想的,並且連文昌廟都沒去!
那麼多人,幾乎每個準備下場的考生都去拜文昌星君了,文昌星君要是真的顯靈,豈不是所有人都要保佑一下?
所有人都得到了文昌星君的保佑,等於所有人都沒得到保佑。
不愧是年紀輕輕就能中舉的聰明人,這麼輕易就看透了內卷的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