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同伟并不知道王安石的想法,带着全旭等人,继续自己的暗访之旅。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他一直梅关市下辖所有山区县奔波,足迹遍及十几个乡镇和几十个村庄,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最终,祁同伟下定了决心。
要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依托梅关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打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逐渐构造起一套绿色经济体系。
为此,祁同伟还提出了一个理念。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杨林乡竹林多,就专注于竹制品行业。
下辖的村子,可以分别搞工艺品、纸张筷子、竹笋加工、竹席凉席等细分品种……
松林乡丘陵坡地多,专注于果园建设。
每个村,或者几个村,只种植一种水果,沙糖桔,蜜柚,柑橘都行……
西坪乡丘陵坡地也多,可以集体种茶叶……
南坑乡森林茂密,可以大面积种植香菇、木耳,搞林峰养殖……
大坊乡平地多,全部种蔬菜,每个村搞一两个品种……
其他乡镇和村子也以此类推。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还便于批发商前来采购,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和议价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再由政府牵头,引入社会资本,或者村民集资,推动林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即农村经济合作社。
村民把林地流转,可以获得一份收入,进合作社干活,或者外出务工,又能拿到一份收入,年底分红,还有一份收入。
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前提下,确保每个村民都能拿到相应的利益,不至于贫富过于分化……
按照以上思路,祁同伟拉着全旭,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全旭还真是个人才,不但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
跟着祁同伟几年,学会了很多东西,此次做计划书,也出了大力,甚至能单独完成一些项目的筹划了。
祁同伟很满意,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全旭就能成为非常合格的秘书,而不再仅仅是一个保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时候再历练一两年,就可以把他放出去,直接到县里去当一把手,也算是对全旭这些年来的付出,做一个回报。
回梅关市委之前,祁同伟决定再去一趟松林乡黄家村,让那个私自伐木的黄兵,把所有村民都叫出来,开个小型座谈会。
开会的目的,是要在黄家村搞一个试点,争取让全村人一起来种沙糖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