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万里挑一的嫡长子。
且是刘询还未登基之时出生的皇子。
对于刘奭,刘询心中是有亏欠的。
再加上先皇对他的皇后十分的爱护。
导致刘奭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
但刘奭却没有遗传先皇的行事风范。
甚至有些优柔寡断。
先皇让儒学大家教导刘奭,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仁慈的人,可以当一个守成之君。
因为他在位的时候实行的是严苛峻法。
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的道路。
便让儒家给刘奭上课。
本意是为了让刘奭有一些君子之风。
但让先皇没想到的是。
他的这一举措却害苦了大汉。
刘奭确实把儒学的君子之风学的十分精湛。
但由于对方体弱多病。
活着长成就已经很艰难了。
这也导致先皇并没有在武学之上对他有任何要求。
天天沉浸在儒学之中,刘奭怎么可能有争强好胜的心。
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不争不抢的人,而且性子比较软弱,没有任何主见。
向来喜欢听从他人意见。
且对方给他提出意见的时候,他又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要不是因为如此,萧望之可能能再多活一段时间。
张伟得知对方的结局后,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大汉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且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就以现在的局势而言。
张相夷要是进入朝堂,或许能以雷霆手段镇压朝中诸臣。
可他却要背上一个佞臣篡位的罪名。
甚至还会被其他人讨伐。
既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他自然不会让张相夷去做。
张相夷可能也是看到其中的情形,才会放弃进入朝堂。
张伟把这些信息整理一遍之后,对京都的形势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再结合张相夷的决断,张伟豁然开朗。
张相夷可能已经预料到后面会有大事生。
所以才会将手中的权力分散。
再加上张家经过多年的展,已经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这个年代的宗祠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毕竟,这个年代的交通不是特别达。
人一出生,可能就会被禁锢在某一个地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