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愉悦之色。
儒家的兴盛时期终于要来了。
要是陛下是一个仁慈之君,肯定会同意他们施行仁政。
他们已经看出,刘奭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仁慈之君。
只要他们在和刘奭说一些有关儒学的治国之道,刘奭肯定会站在他们这边的。
“陛下,臣告退!”
乐陵侯看着萧望之和周堪两人的嘴脸,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冲着刘奭弯了弯腰,之后离开了未央宫。
等乐陵侯离开未央宫之后。
刘奭这才把目光停留在到萧望之和周堪身上。
“二位爱卿,你们有何高见?”
“朕真不想让大汉和匈奴开战,不知两位爱卿可有解决之策?”
“要是能想出既不损害大汉国力,又能平息这场战事的方法,那就好了。”
刘奭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
但旁边唉声叹气,把所有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萧望之和周堪的身上。
周堪看了看萧望之。
这怎么和他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他以为陛下把乐陵侯屏退之后,会和他们商量如何应对北方匈奴之事。
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奭好像没想过这件事。
这怎么可能?
匈奴对大汉的威胁日益剧增。
尤其是先皇去世之后,匈奴已然蠢蠢欲动。
去年给他们上供的礼物都少了一半。
肯定有别样的心思。
南匈奴都如此,更别说北匈奴了。
北匈奴本就和南匈奴不合,且十分仇视大汉。
一旦让他们抓住机会,他们可能会临阵反扑。
甚至不要命的对大汉动手。
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他们虽然看不上乐陵侯,可乐陵侯说的话,他们也认真考虑过,甘延寿既然已经有了解决之策,他们应该听从才是。
毕竟,京都距离西域天高地远。
他们这边不能及时了解西域的情况。
自然不知道北方匈奴在打大汉的主意。
在这种情况之下,甘延寿的意见,他们才更应该听从。
哪怕不愿意接纳,他们也应该派人去查看一下。
要是甘延寿说的情况属实,他们肯定会整兵待,对北匈奴动手,他们虽然奉行儒学,但还是有自己的治国之道的。
奉行儒学,并不意味着要自缚双手,任人宰割。
他们只是想奉行仁政。
让朝廷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