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不背锅,想要更进一步,就只有与张家合作这一条路!
打定主意,南宫阏氏不再犹豫,直接开口。
“单于,我想,我们匈奴还不至于望风而逃”
哦??
旋即。
单于就是来了兴趣。
自己的问题无,非就是战与逃两个选择。
但凡是有所理智,都会知晓,眼下他们匈奴已经没有抵抗的实力。面对来势汹汹的几十万大汉军队,就只有望风而逃这一条路。
他之所以将问题抛给阏氏,无非就是存了想让阏氏主动说出来的心思,这样一来自己也好顺理成章的分担出去一部分压力。
再者,同为匈奴。
单于也相信,阏氏不会那么轻易背叛。
至少,即便是阏氏借此回到大汉,大汉也不可能轻易接纳。
换而言之,单于确实是将阏氏当成自己人,只不过是相对来说的一个备受怀疑的自己人罢了。
当即,南宫阏氏便是开口。
“单于,谁言我匈奴没有丝毫的可乘之机?我听闻大汉有言,所谓擒贼先擒王。我等想要让大汉就此退去,想要打出我草原的威名,完全可以依照我阏氏的计谋行事!”
听闻阏氏的话,单于更感惊讶。
原本一向阴恻恻的阏氏,此时竟然是一改常态,愿意主动开口献策。
同时,单于的内心也陡然伸出几分警惕。
一直以来,他对阏氏从来就是多有防备。
虽然单于并不认为阏氏这边与大汉勾搭有什么好处,甚至,匈奴才是阏氏的根本。
但是,这并不妨碍单于对阏氏的各种考量思索再三。
顿了顿,南宫阏氏接着开口。
“单于,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们是否可以将刘彻引诱而出,然后我南宫阏氏率领部分草原儿郎,一拥而上,擒贼先擒王。如此,也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我想,失去了一军统帅,失去了一国之君,大汉将再无再战之心,只能够就此退却。”
“并且,在我阏氏看来,大汉的国君刘彻才是这一次战争的关键人物。倘若是一个懦弱的国君,只会被我们草原不断的侵蚀、不断的压榨。而倘若是我们将如此雄心勃勃的君主铲除,可谓是铲除了一个心头大患。再者,我草原的儿郎,即便是只有数万人,但依旧可以于万军丛中取其首级。倘若是此战功成,不光能一雪前耻,亦是可以扬我草原儿郎的威名!”
阏氏的描述,仿佛是给单于展开了一幅名为野心的画卷。
同时,阏氏话里话外的意思,非常简洁明了。
擒贼先擒王,他们完全可以用计谋将大汉的国君,也就是刘彻引诱出来,然后一站攻成。
这样一来,大汉的军队不只会退去,他匈奴的危机也是就此解除。
甚至,凭借这样的功劳,他依旧是能够稳住单于的保住,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随着大汉失去了这么一位明君,他们短时间内还有再向草原发动进攻的意图吗?
不,绝对不会。
如果,如果大汉的继任者是有个昏君,是一个唯唯诺诺之辈,他单于完全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实力,再一次提起反攻的事情。
甚至是,整个大汉硕大的国土,都将在单于的铁骑下瑟瑟发抖……
越是想,单于越感觉到一阵激荡,尤其是对阏氏描绘的计划向后的发展的一幕,更是心驰神往。
“只是,南宫阏氏,我等该如何让此机顺利实现?或者说,我们如何在万军中将刘彻引诱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