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好默不作声了。太太见临清也没说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回去吧。你今日也累着了。别的事不多说,以后,临晓我可就交给你了。”
借着灯光,临清看见了她的发间隐隐闪过的几根白光。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只是现在的太太,的确很不像是在之前的时候那种斗志昂扬的感觉了。她轻声回答了声:“是。晓姐儿毕竟是我的亲妹妹。”
“有你这句话,我也就安心了。”太太的目光望着那烛光,发着神。
临清知道她的心里不舒服,也就躬身告退了。屋子里传来了太太叫王嬷嬷的声音。王嬷嬷连忙跑了过来,路过临清身边的时候,那表情有些谦恭:“奴婢给大姑奶奶请安!”
“王嬷嬷去吧。母亲在唤您呢。不必多礼了。”临清伸手去虚扶了她一下,连忙说道。
王嬷嬷还是行完了礼后才进了屋。临清抬头望天上的明月。斯是一样的月,却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有谁能想到,明日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又在何方呢?月光照在那一片静谧的花草树丛上面,流转着静静的光辉。虽是夏夜,站久了,一股凉意还是从腿上蜿蜒了上来。
在陆家没待几日,就回了傅家。傅四见了临清,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每次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临清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尴尬,后来转念一想,他怕自己,以后对临晓大概也会好一些吧。这样想来,每每她见到傅四之时,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傅四就更怕了。
临清才回傅家,傅老夫人就找她了。老夫人开门见山地说:“清丫头,我知道你的妹妹嫁过来是受了委屈。只是如今之事,也已是成了定局。你的母亲心里定是有些不好受的。这次是我们傅家对不起陆家了。”
“祖母说的哪里话。有祖母的这一番话,相信家母也是会放心的。”临清连忙说道。
“虽然入不了祠,但是在我的心里,她是和正经的孙媳是没什么两样的。这次的事,也让你受累了。这边倒是有一些布料子,适合给小孩子做衣裳。你拿去给珏哥儿和珍姐儿裁几件衣裳吧。”
临清愣了一下,然后点了头。老夫人又说了几句有些客气的话,临清细细琢磨那个味儿,似乎好象有些感谢自己的意思。难不成,她是以为是自己从中周旋,然后劝了陆太太,所以最后太太才同意将临晓嫁过来的。临清解过了那味儿以后,只觉得心里有些油腻腻的感觉。她只是闷着头听着,在老夫人放她离开的时候,她就直接告退了离开了,并没有拿那些布料子。
她往清荷院走去,路上,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大嫂。
大嫂邀她去漱萍轩坐坐。临清还从来没有进去过,见大嫂如此诚恳地邀请自己,也就进去了。
坐定,大嫂却不说话。临清端着茶,粗粗地扫了一下这室里的装潢。这大嫂果然是出自名门大家,看着是古朴而不失庄重。临清刚低头喝茶,大嫂就说话了:“三弟妹,有一件事,我不知该如何与你开口。”
“大嫂有何话直说便是。”临清抬起头来,说道。
大嫂的唇边的笑意逐渐地凝固了,她轻声道:“不瞒你说,醉仙居如今的生意,大不如前了。因着许多厨子被另一个新起的酒楼给弄走了,有些客人也就离开了。”
听到这里,临清要是再不懂就是傻子了。她轻声说道:“原来是这样。做生意都是有难处的。那我就将那些糕点什么的都撤了吧。将份子钱算出来。”
“哪里还能算份子。如今也没有等你将那店子开起来就成了这样,我倒是有些难以启齿了。”大嫂连忙说道。
临清嘴上没说什么了,打定主意回去按照之前说定的给大嫂把钱送过来。大嫂都是给了她一份帐的。她也是让郑管事去看着的,应该不会有问题。
大嫂见这件事解决了,也就转了个话题,问临清道:“不知道三弟妹的父亲现今身子如何?”
临清的脸上微微露出了愁容,说道:“我离开的时候,父亲还是老样子,也没见有起色。他们商量着说换一个大夫瞧瞧。前日派去探信的人回来说是还是一样。”
“这事也只有慢慢看着了。之前我也听过这回事,说是要调理着。不过我听说济慈寺的灵真子倒是很灵验。我这几日倒是做了个梦,梦见桃花神让我去寺庙里给它上一柱香。不知道三弟妹可有没有意愿与我一道去拜拜菩萨?”大嫂的眼睛里隐隐有着期盼的光芒。
临清微笑着说:“大嫂说的极是。我回去给三爷说声,若是没事,就与大嫂一道去吧。”
大嫂微微地点头:“那敢情好。那我就等着三弟妹给我的信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