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那对连体姐妹已经走出来,她们已经习惯旁人猎奇的眼光。
两个连在一起的人,各自有独立的思想,但是在行动上要保持一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这也是她们总是吵闹的原因,杨平不知道其它的连体人是不是这样,至少这对连体姐妹是这样,她们以这种冰炭同炉的形式生活在一
起。
可是四条腿并没有给她们更快的速度,还带给她们的更多是行动不便,两个身体看起来有点扭曲,所以手术中的矫形也是一大难题。
莫里斯想起这种手术就头痛,在美国的时候,曾经一个医生团队进行过认真的讨论,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放弃手术。
矫形手术涉及颈椎的矫形,这也是很危险的手术,只不过杨平的关注不在这里而已,作为骨科医生出身的杨平,擅长脊柱侧弯矫形,这对他来并不是难题,而未知的神经界面才是真正的难题。
可是对于那些美国医生来说,每一个问题都是问题,一连串的问题组合起来就是不可能。
但是杨教授却如此从容,这种病例仿佛在眼里只是普通病例,他没有召集各专科医生来讨论,而是按部就班地推进手术计划,一切那么波澜不惊,这让莫里斯心里有点没底的感觉,但是杨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让他又不得
不全力相信他。
综合基因检测技术,大模型可以模拟这一对姐妹从受精卵开始是如何分化成现在这样的连体姐妹,她们本来应该是一对双胞胎,但是受精卵在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她们遭遇了某种意外因素,导致身体连在一起。
它是由单独的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与正常的单卵双胞胎妊娠过程不同的是,受精卵在最初两星期内没能完全分离,局部分离的受精卵继续成熟,结果便形成了一个连体的胎儿。
这一般发生在怀孕的最初两周左右,两个胎儿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核型、同一性别,血型、毛发颜色、指纹等均相同。
每10万次怀孕中约有一例发生,大多数连体胎儿死于胚胎期,分娩成功率只有二十万分之一。
其实从这个概率来说,这对姐妹是幸运的,二十万分之一的成功率被她们抓住了。
大多数的连体人是不会选择做手术的,因为手术风险太大,他们她们会选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活下去,世界上获得最久的连体人也是一对姐妹,活了68岁。
约翰内森刚放下背包就投入到工作中,他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身份投入到连体姐妹的手术准备中,因为他的中文非常流利,所以他能够很快融入到团队。
为什么研究所的医生进步快,除了杨平是学术带头人,有一套科学先进的配有体制,还有这种开放的交流机制,随时有世界顶级大牛与你并肩工作,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医生很容易被培养成自信,拥有最新的知识,动手能
力极强。
从乡镇医院来的李民医生还没有结束进修,他也跟着这些世界大牛在一起工作,他拥有杨平给他基础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摸爬滚打,医术日日见长。
王昌鑫捐款的官渡医院已经开工,估计官渡医院会建成全国最好的乡镇医院,不仅是建筑和设备,还有技术和人才。
李民回去之后估计会接替老院长成为年轻的院长,在李民的带领下,官渡医院一定会成为一所优秀的乡镇医院。
官渡医院是乡镇医院,李民是乡村医生,所以杨平给他的培训定位是对手术熟练一批,掌握一批,认识一批。
对所有的基础手术,不管是什么专科,必须熟练掌握,达到纯熟的境界,对一些高尖手术,主要是急诊手术,必须掌握,要在简陋设备、简单团队的条件下安全完成手术,对于一些非急诊尖端手术,需要对这些手术全面认
知,但是不需要掌握手术的实践。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李民逐渐成为一个全科基础手术之王。
脑外科的开路清除血肿、脑疝的急诊抢救、心脏的急诊介入手术,大血管撕裂手术、心脏几大血管外伤手术等等,他全都能做,连妇产科的剖宫产手术他也是非常熟悉。
大家聚集在一起,在宋子墨的指挥下分工合作,为连体姐妹的手术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