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前些日子,他们得到太子殿下提携,可以走上仕途。
这可是让翰林院里面的其他学子们艳羡不已。
他们纷纷议论起来,常空的视力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竟然选了这么一群书呆子,去往督察。
倒不如将这职权放在他们身上,将来成为太子殿下心腹,来日殿下荣登大宝,他们便是从龙之臣,那还不飞黄腾达?
翰林院大学士柳墨白看着一身寒衣的王思鉴,有些浑浊的眼神道:“思鉴啊,此番入仕,可要收了你之前那古板的脾气。”
王思鉴古井无波道:“学生谨记。”
可柳墨白心中清楚,自己这学生聪慧无比,偏偏固执得很,自己这一番话,他肯定是什么也没有记住。
此刻,在旁边的翰林院学子王修远道:“真是没有想到,你们这群只知道死读书的人,倒是先一步入仕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话语之中却是有些酸溜溜的。
他心想自己也算聪敏,平日里也没少巴结人,可不知道为何,也没有哪一位大人赏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入仕途的机会。
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他还在这里修撰图书,当真是有怀才不遇之感。
王思鉴看他一眼,却没有说话,仿佛他的那一番话,对自己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正说着话,门外便传来一阵喧哗声。
学生们看去,却是太子殿下常空已经排开人群,在玄甲军的护送之下,来到
王思鉴等人面前。
和翰林院的大学士柳墨白打过招呼之后,常空便看向王思鉴,还有他身后那一群浑身上下,皆穿着寒衣,不修边幅的学子们,心想这群人看上去就清廉啊。
想到这里,他便道:“王思鉴,你可知此一去所为何事?”
“助北伐大业,挽天下苍生。”
王思鉴目光坚定道。听到这话,在一旁的学子们,却是窃笑起来。
不过就是当一个督察罢了,王思鉴竟然还在这里说什么“助北伐大业,挽天下苍生”
那天下苍生你是能挽救的?
可王思鉴却像是没有听到这些声音一般,长满青黑胡茬的脸颊上,表情坚硬的好似顽固的石头。
“好,挽天下苍生,这句话本太子很喜欢。
这一去,切记,不可收受贿赂,不可违背本心。
若是沿途粮仓不足,或是有人贪墨粮草,被斩首的可不止是那些采购粮草之人,也包括你们!”
常空声音一厉道。
“若是粮仓不足,耽误大军北伐,学生自戕于殿下面前。”
王思鉴声音铿锵道。
在这里的学生们,却是丝毫不怀疑,此人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好,本太子没有什么可以送你们的,便写给诸君一首诗送别。”
常空说道。
听到这话,翰林院的学生们,却是纷纷安静下来。
他们早就听说过,太子作诗惊才绝艳,堪称一绝。
这王思鉴等人,当真是遭逢大运,不仅仅得到太子殿下提拔,甚至还能得到殿
下亲自写下来的一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