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对于做生意我确实不太懂。你看,我大唐的商人,不管是去境外做生意还是在境内做生意,都是把当地的特产,运到另一个地方去卖。”
“然后再买这个地方的特产,运回当地去卖,从中间赚个差价。这里面有钱庄什么事?”
李世民问出了他的第一个疑惑。
“二哥,你确实不懂做生意。你说的这种,是最常见的,最普通也是最低等的商人。”
“你天天处理国家大事,出来的时候少,也就只能看到这些了。”
“你想,长安城奇缺一种东西,比如药材之类的,还有时间等着商人去把东西卖了,再去买回来吗?等他把拉去的东西卖了,再回来的时候,长安城里可能就不缺了。”
“这时候,这种商人,是运着一车铜板去买药材方便呢,还是带着存根去当地取钱后买方便?”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去年江南道粮食大丰收,而河北道欠收,江南道每斗米的价格要比河北道便宜一文钱。就有商人打这个差价,把江南道的米运到河北道去贩卖。”
“这些商人用的都是铜板,而不是拉着货物去卖完之后再换成米。”
李察简单的举了两个例子解释道。
“原来如此,朕明白了。”
“可是这钱庄只为朝廷和商人服务,就要在大唐各地建立大量的钱庄,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啊?再说了,我大唐也没有那么多铜币啊。”
李世民再次问道。
“这就是你刚才跟我说的认真的看完报告了?你就看了两页吧?你逗我呢吧?”
李察鄙视的说了一句。
“呵呵,二哥不是忙吗。刚看了两页,就被送上来的奏折给耽误了。”
李世民讪笑道。
“二哥,要是钱庄真的只是为朝廷和商人服务的,我就不会答应李恪和李愔兄弟俩给你递上报告了。你回去好好看看在和我说吧。”
李察听到李世民根本没有仔细的看报告,顿时没有了给他解释的兴趣。
“三弟,你还是先和我说一下吧,这样我回去看的时候也有个重点。最重要的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直接影响着朕的判断。”
李世民明言道。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你李察的话,才是真正绝对我下一步决定的关键。
“二哥,这么说吧,钱庄是我给大唐所有百姓准备的。只要大唐各地的钱庄全部建起来了,那么不出两年,全大唐的百姓都会用的到。”
“这个我就不和你解释了,你回去好好看看那份报告。然后同意就行了。”
“大唐的百姓把钱藏在家里,又怕生锈,又怕贼惦记的。哪有换成存据放在身上让他们放心。而且存在钱庄,他们还能让钱直接生钱。”
“我说的两年的时间,是给钱庄让全大唐百姓接受到信任的时间。至于商人,世家,钱庄一出现,就会受到他们的追捧的。”
李察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也是直言了当的说道。
“我们替他们管钱,付出人力物力,还要给存钱的人钱?”
李世民被那句钱直接生钱震撼到了。
“你好好看看报告后面的借贷系统就明白了。”
“对了,还有那个银票的事,你也好好看看。”
李察着重点名了钱庄的两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