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测算了曹操爵位名称的“魏”字,隐含了其政治生涯以及身世,本期从他的小字来测算其性格。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生性奸诈多疑,其小字阿瞒的“瞒”字早有预示。
“瞒”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形旁表义,其意为眼睑低垂,几乎闭目。
引申为?阻碍他人看到真相。意为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
“瞒”字暗示了曹操惯用的伎俩和手段是欺上瞒下,瞒天过海。
欺瞒亲人
操幼时,喜好游猎,喜歌舞,其叔父,见操游荡无度,看不过眼,告诉操父曹嵩,曹嵩责骂曹操。曹操为免责骂,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倒地诈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曹嵩,曹嵩急忙去看,见曹操一点事都没有,问:“叔父说你中风,现在好了吗?”
曹操说:“儿自来无此病,因不被叔父喜爱,他才乱说。”曹嵩相信他的话,后叔父只要说曹操的是非,嵩并不听。
因此,曹操得以任意妄为。
欺瞒军士
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相持,结果军中军粮不够。粮官来询问办法的时候,曹操让他用大碗变成小碗,以变相减少粮食供应的办法应急。
粮官担心军心不稳,曹操执意如此。结果将士十分不满,有发生兵变的危险,于是曹操又叫粮官来,说是要用他的头来平息士兵的怨气,粮官口称无罪,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可是如果不杀你,军心就不稳了。
结果杀了粮官,让粮官背锅,从而平息祸乱。此外,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也与斩粮官的事相类似。
欺瞒朋友
当初,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好友陈宫以为他是盖世英雄,于是弃官相随,在逃亡过程中,错杀其父好友吕伯奢的家人,并且为掩盖罪行,将错就错,干脆把后来归家的吕伯奢也杀掉,陈宫责怪曹操,操说:“宁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
陈宫才知受了欺瞒,于是离开曹操投奔吕布。
欺瞒左右
曹操生性多疑,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吩咐左右说“我在梦中会杀人,只要我睡着,你们切勿近前。”
一日,曹操午睡,被子掉在地上,一近侍忙捡起帮他盖上,曹操忽然跃起拔剑斩了这个侍从,又上床睡,睡了半天而起,假装惊问:“谁杀我近侍?”
众以实情回答。曹操装模作样痛哭,命人厚葬。人人都以为曹操果真会梦中杀人。
欺瞒天下
曹操表面尊崇汉帝,以丞相的身份辅佐皇帝,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只是充当曹操的一个傀儡,曹操以丞相的身份行皇帝之权力,欺瞒天下人。曹操并非不愿称帝,只是因为孙权联盟的存在,令他不敢这样做。
孙权曾上书给曹操,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伎俩,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意思是一旦自己称帝,势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曹操死后,孙刘联盟破裂,曹操的儿子曹丕完成他称帝的心愿。
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早就从他的小字阿瞒的“瞒”字有了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