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士面对突然闯进他视线中的少年,心生警惕。
高延士生得人高马大,比少年大不了多少的年纪,却高出了他一个头。
有肉饼、油炸饼的味道,甚至还有一些细微的酒香。
在鹿陵不远处的,有些穿着道袍的道士守在好几处,他们的面前则架着一口口大锅。
这所谓的粥,只有白色粥水,一粒粥米都未见得。
见这个少年岁数不大,看起来仅有十几岁的样子,但这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着实让他有些惊异。
听到有人怒喝,小女孩有些慌张和胆怯,默默藏在了少年的身后。
两个守卫相视一眼,觉得这个少年谈吐不凡,不是一般人,索性没再多言,放任两人进城。
听到这事,张义忽然笑了笑,自信的说道:“不用二十天,若大人信得过草民,再给草民十两银子,五天之内,就把大人想要的信息一并搜集好,给到大人。”
少年嘱咐道:“过一会儿,进城门的时候尽可能把你腰板挺直一点,这个瓦罐不要了,扔掉。”
一来,他在城中并无鹰犬,无人可用;二来,他是对城中之事还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
小女孩有些不舍,但在兄长严厉的目光下,还是将缺了口的瓦罐扔在了脚下。
当即他决定道:“好!我再给你十两,你若能够在五天之内把事情打听清楚,我可以再给你十两。”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
很多人都说这些人走运,是跟着老道士享福去了。
“哥,师父的剑……”
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高大的高延士。
并且还是走了很久的流民。
没有花钱就把事情办好,自然是最好的。
不仅是小女孩,连少年也是如此,他想了一会儿走了过去,打算试试游说这个商贩。
小女孩乖乖的坐在地上,轻轻点头:“嗯。”
大街的另外一侧。
说完,张义带着小女孩便转身离去。
见到这一幕,在此之后倒是没有人敢闹事。
五天?
“卖糖咯,卖糖咯。”
可倘若没花钱,事也没办成,落在殿下的眼里,可就是能力问题了。
“贵人来了。”
不过百里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两天。
“我们走!”
张义手里攥着银两,露出无比激动的表情。
小女孩像是记得了什么,留了最后一口没有喝下。
可是现在的他仅是喝了一碗米汤而已,身上既无钱也无力气,面对商贩的欺凌,只能作罢。
听到道士的回复,甚至有人喜极而泣,知道这就是他们找的活路。
高延士微微有些诧异,十两银子按照现在魏国的购买力来说,足够的一个四口之家四个月的消耗所要。
一旁的少年默不作声,则将手中的拐棍外面一层裹着的破布抽出,露出里面崭新而精美的剑鞘。
于是他直接走去,将手中的长剑横在身前,双手奉道:“草民张义,愿献宝剑,替大人分忧。”
在这些道士身前,有魁梧的武夫控制着场面秩序,尽可能让这些流民尽可能排成一队。
少年将瓦罐凑到了小女孩的嘴边,小女孩没有任何犹豫,顿顿的就喝了一大口。
说话间,张义带着女孩重新走到卖糖的商贩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