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都心里高兴,双脚踏上了家乡的土地,那种感情是语言无法描述的,
小孩子可不管别的,有ròu吃,就开心,虎子和韩灵领着四个小男孩,吃的满嘴流油,要不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呢,谁家要是有这么五个男孩,可真是不太好养,太能吃了!
吃饱喝足,就回到招待所,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也没早起,小桃提前说了,不用着急,回来就是玩的,什么都可以慢慢来,
等大家吃完早饭收拾好,都快10点半了,才拎着东西去了国营饭店门口,一看,刘大爷还在这里赶着驴车,看到这一大家子,也挺惊讶的,
热情的过来打招呼,杨爸给他递过去一根过滤嘴香烟,刘大爷拿到手里,左右翻看了一下,“老杨,你这去了首都就是不一样啊,这抽的烟都多了一块儿!”
“刘哥,这是过滤嘴的香烟,新出来的,我给你点着,你品品怎么样?”
杨爸说着,手里拿出来小桃给他的打火机,啪嗒一下就打着了火,给刘大爷点着了烟,可把刘大爷稀罕坏了,
“老杨,这玩意儿好啊,我还没见过,”抽了一口烟,点了点头,这个烟不辣,也不呛嗓子,是好东西。”
杨爸从兜里掏出来一包烟和一个打火机递给刘大爷,“刘哥,这个就当我们一大家子的车费了,”
“那我可就占了老大的便宜了,行,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快上车,咱们现在就走。”
大家伙都挤着坐上了驴车,刘大爷鞭子一扬,喊了一声,驴车就缓缓的走了起来。
阳阳和壮壮都兴奋的叫了起来,他俩还从来没做过这个,充满了新奇感。
一路聊着天,也不觉得冷,很快就回到了村里,现在已经一月中旬了,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
因为天气冷,村里的路上见不到行人,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孩子领着家里的土狗,从路上笑闹着跑过,
刘大爷一直把杨爸送到家,小桃帮着李丽霞把东西拿下去,和爸妈说了一声明天再过来,就坐着刘大爷的驴车,接着去了韩爸的老家,
到家的时候,正好碰到韩爸家隔壁的邻居王叔出来挑水,看到是他们一大家子回来了,水也不挑了,连着扁担放在地上,过来帮着往下拿东西,
“韩大哥,这是一家都回来过年了?自从你走了,我们都挺想你的,前几天村长还念叨了,说不知道你现在过的啥样了,
也不想咱们这帮老伙计,都不回来看看,这不没说几天,你就回来了,可是不抗念叨。”
“我也想你们啊,在大城市是挺好,就是没个熟人聊天,整天去看下象棋,现在我的棋艺可高了,回头和你下一盘你就知道了。”
“哈哈,韩大哥,你可别吹牛,等着你安顿好了,我就拿着棋盘来找你,”
韩妈打开大门的锁头,看着自己熟悉的院子,心里是特别的激动,毕竟这里是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虽然贫穷,落后,什么都比不上京市,
但是故土难离,在自己的心里,这个大院子,三间平房,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阳阳看着奶奶半天不动弹,有点着急,就摇了摇她的手,“奶奶,我要进屋,有点冷,”
“哦,对,我宝贝孙子都冷了,奶奶这就去烧炕。”
第163章到家了
韩妈顾不上再感慨,拎着包,推开院门,快走了几步,用钥匙把屋门上的锁头也打开,把包放下,先拿了柴火,去烧炕,
乔玉玲一看水缸里也没水,就去拿水桶,打算去挑水,王叔赶紧拦着,“我去,坐了那么久的车,快歇歇,”虎子放下包过来,“王叔,你歇着,我去就行,”
说完很快就挑了两桶水过来,先倒入锅里半桶,烧点温水,小桃和乔玉玲拿着抹布,开始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擦了一遍。
这会儿炕上也有热乎气了,孩子们都拖鞋上炕去玩,虎子把水缸挑满水,王叔就挑着水桶回家了。
包里有带回来的挂面,韩妈就简单的做了个热汤的面条,还有煮熟的鸡蛋,拿出来大家分着吃了,
刚吃完饭,就来了好多的邻居,大家知道韩爸一家回来过年了,热情的过来看看,手里都拿着东西,没有空手过来的,
有拿鸡蛋的,自己家发的黄豆芽的,还有拿红糖的,瓜子,花生的,不一会儿,桌子上就堆满了东西。
韩妈看着这些老邻居们,也很高兴,都让到炕上坐着,开始聊天,小桃没有陪着,自己端了盆水,回屋去打扫了一下卫生,
把屋里的炕也烧了一下,被褥都在炕柜里,一摸都挺干爽的,小桃也拿出来放到炕上,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