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十几个人抢着收拾,王秋月也懒得管,这灶房这一块,是属于王秋画的。
“秋月,明日这些人你可想好怎么安排了?”刘氏问道。
“娘,我准备挑一个跟着秋画姐姐一起负责我们每日的饭食,其余的妇人都安排做淀粉,以后娘就只管监督她们就行,不用上手了。”每日二十多人的饭食,也不可忽视。
“四个壮汉是给我们护院的,平日也要安排做些力气活,帮着搬搬东西,还要安排两人跟着舅父送货。”王秋月又接着说道。
“我和大姐就负责这些来往的账目,娘会不会觉得我们偷懒呀。”王秋月笑道。
刘氏揉了一把王秋月的头发说道:“说什么话呢,娘巴不得你偷懒,就怕你太辛苦,你还小,正长身子,不要太累了。”
“娘,那我呢,你不怕我辛苦啊,这管账本还没有干活好,好多我都理不清楚。”王秋英抱怨道。
“我看大姐理得不错,像个管家娘子。”王秋月也学着刘氏的样子揉搓着王秋英的头发。
母女三人说说笑笑,夜就深了,感觉还没睡一会,天就亮了。
想着还要安排人做淀粉,王秋月也就不赖床了。
“秋画姐姐,你可有看着有眼缘的,你自己挑一个去帮着你一起做饭吧,日后我们二十多人的饭菜也就你负责了。”王秋画正准备去做早饭,被喊住了。
“秋月妹妹,我一个人也是可以的,不用特意安排人,你让他们都忙正事吧。”
王秋月看她有些紧张的样子便说道:“秋画姐姐,放心吧,我们吃惯了你做的饭菜,不会赶你走的。”
王秋画这才点了点头,挑了一个略微年轻点的妇人去,妇人也姓王,二十出头,和王秋画倒是年纪相仿,这样做饭的时候也好有话说。
原本花嫂子七个人,再加这十一人,就有十八人了,玉米和绿豆出粉高,各安排三个人也能日产五百斤,土芋和红薯出粉低,就各安排五个人,余下的两人就做粉条。
工艺都差不多,看一遍也就会了,花嫂子她们也都是熟练的,就不用王秋月再刻意去教了。
四个壮汉就帮着晒淀粉,院子里在修房舍,淀粉就都搬到院外晒。
王秋月和王秋英又去了库房清点存货,原料有刘管事和江老板,量也暂时是够用的,日后稳定下来看哪种缺再自己种。
两日后就要送第一趟货去县城了,到时候库房估计就搬空了。
第81章房舍完工
日后每月三趟跑县城,一次也有四千多斤的货,雇马车也不便宜,索性就买了三辆马车,这庄子偏僻,寻一块地做个马厩也不是难事。
这三辆马车可把刘大刚高兴坏了,自家的东西可比雇来的用得舒心。
刘大刚带着两个人就往县城去了,县城的货一出,就要赶紧筹备江老板的货了,希望这几日不要下雨,这雨棚要先做,不然真下雨了,交不了货就失了诚信。
虽说江老板说了有多少便收多少,可答应过一万斤就必须做到,这一点王秋月还是很固执的。
这么多天王五爹他们也是忙的热火朝天,刘氏也不时打赏些文钱,大家干的更起劲了。
“王五爹,这房舍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啊?”王秋月看着东西两边原先的房屋顶都掀了,正准备开始盖二层。
王五爹略微比划了一下说道:“不下雨的话,十天可以完工。”
那如果下雨呢,相较于房舍,王秋月觉得暂时雨棚比较紧急,便说道:“王五爹,麻烦你先做雨棚吧,我怕万一下雨淀粉没地方晒。”
王五爹拿银子干活的,自然东家说什么便是什么了,立马让人停下来,先做雨棚。
三月初三,上巳节,按照习俗是要去水边祭祀,以消除濯垢的,一大早刘氏便带着人去了码头,沿岸都是人,船队也依旧来来往往。
这么久了,也没见有其他海船来这里,鹅掌菜和紫草也没见别家有,王秋月也就作罢了。
好在铺子还有许多其他食材,生意也还是不错的,杨氏每日忙得乐不思蜀,刘大刚都抱怨过几次了,说杨氏一个月也不回家一次。
杨氏除了每月底将银子送到庄子,顺便回家住一晚,其余时间都在铺子,每月她也能分得五六两银子,足够刘天华读书用了,看着刘天华越来越书生气,杨氏也是时常做起秀才娘的梦。
离去县城也有十天了,江老板可能随时会来,王秋月赶紧把一万斤货清点出来,这段时间天气晴好,也算是老天帮忙了。
除去江老板的一万斤,库存还有五千斤,县城下一趟的货也够了,冯老板离得近隔几天来一趟的,每次一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