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去的,如今莫太傅的嫡孙、嫡孙女分处两地,自然而然也在通扶县又开一间店。
通扶县的杂货铺管事的是老熟人赵铿大哥,原来的杂货铺交给了红家老爹的小徒弟小柱。
那哥俩的长工契约也到期了,老实的大柱跟着老爹在大皇子的庄子上种木耳,活泼机灵的小柱就接了京都杂货铺的活儿做个小管事。这样下来,自家的木耳、木刻也都保证了销路。
这算是白爷爷给红家一点回报,毕竟当初照顾了白宇轩几个月,现在又让红初六给白依依寻门亲事。
当然,这都是红初六以为的白爷爷的打算,她根本想不到白爷爷的谋划大着呢!
“赵铿大哥在吗?”红初六在通扶县的杂货铺子门口喊了一声。
赵铿从柜台下钻出来急忙应道:“在!在呢!初六姑娘来啦,快!里边请。”
赵铿如今见到红初六,比见到财神爷还高兴,找财神求财烧香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愿望,红初六的主意一说一个准地赚钱。
就算白家老爷子并不指着这两个铺子赚钱,可真到开店做生意,谁不想赚钱呢?对于赵叔父子而言,这也是他们的事业啊。
“最近生意还好吗?”
“京城那儿的不用说,好得不得了,通扶县这儿才来两个月,不着急,不着急。有你那好主意,生意肯定好。”
“不是我的主意好,是你们自己天南地北有门路,客户想要找的杂货你们都能给寻来。否则,我那主意出了也是白出。”
古代的杂货铺卖的东西是真的杂,各凭门路进货,有时候买个杂货得跑好几家店,红初六就想起了连锁经营和代购的附加值服务。
本来也想着帮不上什么忙,没想到赵铿一脸欣喜。他立即就抽空把京都各家杂货铺子的物品都查了一遍,细细记录在案。
能跑个腿去别家买的,他就跑个腿,没有的也用上白家在江湖上的关系寻到来。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他们家的铺子东西最齐全,哪怕个各别贵一些也愿意买。
东西杂货铺的生意越做越好,虽说没有一下子暴富,却是细水长流的进项,小数怕长计。精明的白老爷子早就让人在各大州府又开了好些分店。
“小白哥还没有来信吗?”白依依送来的信,说的已经是半年前的事儿了,也就是说这半年白宇轩都没有了消息,真是让人担心。
“姑娘莫要担心,当家的给白公子送了几个生死护卫过去,不会有什么大事的。公子的官儿不是越做越大了吗?听说做到那将军啥的,只要在阵前喊几声就行。”
红初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是喊阵,喊完了双方将领单挑也是一场打斗,只要上战场,哪有不受伤的呢。
担心归担心,她不会阻止。毕竟,每一个国家的国土都需要将士的守卫。
“要是有他的消息,哪怕没有信来,你也尽快给我递个话吧。”红初六从怀里掏出三封书信,“这几封书信又要麻烦你了。”
“还是给白公子、白当家和甘家大公子?”
“不是,这次不送大公子那儿,给我小弟送一封去。”
赵铿心道,一定要把这次没有甘大公子信的消息告诉公子,公子每次都要他汇报给谁的书信厚些,可每次真的都是差不多厚度。
赵铿有个小本本,专门记送信次数。只是长期以来,自家公子与大公子的书信数量持平,如今能够实现超越,他一定会高兴的。
只是俩人不知道,他们口里的大将军,如今正在卷铺盖离开军营。
“好咧,正巧今日有一趟车去京都送货,估摸着三、四日也就到了。”
“麻烦你了,”红初六一边道谢一边看着铺子里的杂物,“怎么多进了这么多的香火蜡烛?”
“初六姑娘你不知道啊?后天是六月十九,浮云寺里观音诞啊!”
大忻国的观音诞期一年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是观音诞。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出家之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成佛之日。
这三个时候正经的佛教庙宇都会举办素宴或者经会。浮云寺是通扶县周边几个县最大的寺庙,自然热闹。
红初六心下一动,想起侯府三夫人是去年十一月诊出来怀的身孕,想来也就是六月底、七月初瓜熟蒂落。甘灵珠的功劳,能让人想起来才是,不然当初的苦就白受了。
“赵铿哥,给我装上几套齐全的,算一下多少钱。”
“哪能收你的钱嘞!”
“咱们丁是丁卯是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难道我在别家买就不花银子了吗?抹个零头就好了。”
赵铿想想也就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