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公开参观之后,竹青茶和吴寡妇的谣言不攻自破,宁神茶铺的生意又火了起来。
冯莹莹和冯毕书偷鸡不成蚀把米,只能将心思投入到明巧萝采花的事情上。
我觉得那个丫头采花肯定不简单,你去看看村长,我觉得那个老东西肯定知道很多。冯莹莹眸色暗了暗,恨恨咬了咬牙。
闻言冯毕书连忙点了点头。
“我一定要知道那些花的作用!”她信誓旦旦道。
想着,她就立刻打定了主意明日去县城里问问。
……
翌日。
伙计来告诉明巧萝一事,说是看到冯莹莹正在向人打听采花一事。
原来明巧萝防着冯莹莹使坏,也派人监视冯莹莹。
“她的动作还挺快的嘛……”
时间就是金钱,明巧萝可不能落后,让冯莹莹走到她的前头。
她立刻返回村子,直奔村长家中。
“村长,我有些事情找您。”
村长看见她来,连忙招招手让她进屋,“什么事啊,和你说的赚钱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我之前在后山上发现了一个特别大的蜂巢,估计那里头肯定有不少蜂蜜,所以我便想找些不怕蜂子的去帮我摘了那巢看看。”说着,她还用手比划了一下那个蜂巢的大小。
老村长听后扇子都不摇了,想了一会儿才问道:“丫头,你知道那蜂子的危险吗?若是咬着一口可不得了,何况是那么多的蜂子。”
“那你知道这十里八乡,可有了解养蜂的人?”
我国养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陶朱公范蠡在《致富全书》中,曾记有养蜂采蜜、收蜂和驱逐害虫的方法。当时的楚国也已出现蜂箱。屈原《招魂》诗,也讲了当时食品中有蜂糖。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阳上郡有隐士姜岐,在桓帝延熹年间隐居山中,以养蜂为业。姜岐还招收徒弟,传授技艺。据说这些徒弟学成从事养蜂业的达300余人。姜岐可谓我国古籍中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蜂专家。可见当时我国人民对蜂的认识已有一定水平。
明巧萝可是熟读历史的人,不至于需要自己冒险去采蜂蜜。她相信在这个时代,也有擅长养蜂的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她的专业便是用人。
村长想了想,“好像有这么一位。”
“在哪?”
“在云顶山里。”
村长想了想又补充道,“但那是个怪人,二十来年没有和人打交道了,姑娘还是不要去招惹他比较好。我看采蜜一事,再找人去做吧。”
“多谢村长提醒。”
倘若有人会养蜂,她也就没有必要去招惹那些野蜂了。比起怪人,她似乎更害怕被野蜂蛰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