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先生和朱五分别坐下。
“其实俺来,是有个事想和汉王商量商量?”
借粮?还是借钱?
朱五不是只看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北方的消息也是格外关注。
刘福通的日子不怎么好,答失巴图鲁在开封固守,察罕在侧面猛攻。
起兵以来,北方红巾占领的城池,反复易手。
要是他开口,是为了钱粮。倒也不是不可以借,有他们在北方顶着,南方就安定不少。
于是,朱五开口笑道,“先生何事?咱们都是老交情了,不妨直言!”
关先生看着朱五,正色道,“俺想买大炮!”
(推荐一本书,是咱们的书友写的,也是这个本书的读者。都市类很有潜力的作品,我只是一个支教老师,文笔很好,我自己也在读。主要是,这位作者是咱们自己人。),!
方,朱重八必为元廷第一心腹大患。元廷肯定连刘福通都不会打,只打他。
“幸好他没马,有马他现在也养不起!”
朱五笑笑,但是笑容中带着些自嘲。
现在,不代表将来。
这三万可以当骑军的兵,不但是元廷的大患,也是朱五的大患。
“他有今天,虽然有自己始终没有痛下杀手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是他朱重八自己没放弃。不管我走得多远,他始终在默默蛰伏,等待着机会,默默的积攒力量。到底,是原本的天命之地!”
朱五再次自嘲的笑笑。
笑容中,带上些阴狠。
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这次大战,朱重八手下有了治理民政的人才。
董抟霄!
没这个人,原来的濠州军只不过一群能约束住的强盗。
朱重八再强,没人在民政上帮他,他也翻不了天。
打仗,永远都不只是战场上的事。
但是现在,董抟霄治理民政,屯田秋收,抓军纪,抓后勤,恢复生产。
要是没有董抟霄,淮安城加上周边,那是十来万张嘴,就够朱重八头头疼的。
本想让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南京这边稍微给点甜头让他饿不死。然后再横在朝廷和南京之间,作为屏障。
但是现在,再给他们时间,以朱重八隐忍的性子,哪怕淮西再穷,也是一只劲旅。
“现在收拾他?”
一个念头在朱五脑子中,缓缓升起。
朱重八对朱五的认知是对的,他这个兄弟,所谓仁义只是对自己。没威胁的时候,一副念及旧情的样子。但是有了威胁,朱五马上就露出獠牙。
但其实,朱重八的认知也是错误的。
对他,朱五是复杂的。
不谈兄弟之情,朱五的心中开创大明王朝的朱重八,是个英雄。
不管他后来做过什么,但是他功大于过。值得人敬佩,值得人敬畏,值得人尊重。
值得人怀念,值得人祭奠。
这也是为什么,朱五数次可以动手,却没狠下心的原因。
可是现在,朱五真的有点动心了。
毕竟,眼皮子底下,养虎为患呀!
蓝色的信变成了灰烬,朱五站起身,来到墙上挂着的巨大地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