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的是当年坏江幸玖名声,从而拖累江家受人指责。
说什么,秦氏女当年失足落水,名节尽毁。
他不计前嫌一片痴心求娶,谁知秦家只当他是冤大头。
如今秦明珠与人私相授受,甚至与秦家合谋意图混淆皇室血脉,简直居心叵测,目无皇室,不配为皇亲国戚。
——他倒是不傻,不提怀疑秦明珠的孩子是厉王的一事,一句‘混淆皇室血脉’,足以让秦家阖族覆灭。
江幸玖听说了不由失笑,倒是歪打正着了,这罪名,秦家背的一点都不冤枉。
弹劾完了秦家,该弹劾厉王了。
要说大召国这位厉王殿下,原是先帝庶长子,最早封王,最早立府,最早娶妻绵延子嗣,最早替先帝分担政务的人。
他入朝多年,秉性素来温和宽厚,行事也颇有章程稳稳当当,相比起珣王和怀王,那可是好太多了。
这么些年来,朝堂上还从未出现过弹劾厉王的折子。
珣王这可是,开了先河啊。
众人一时间都翘首以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看看这位珣王能弹劾厉王些什么热闹。
结果,珣王果真没让大家失望,他弹劾厉王的言论,也十分有理有据!
先是从厉王世子,自己的亲侄子身上入手。
这位厉王世子幼年丧母,因厉王管束的少,故而养成了顽劣不驯的性子,满帝都无人不知,毕竟连厉王时常提起都只觉得头疼。
这世子三天两头上房揭瓦,那是真正的拆房子,工部那头一个月里要去厉王府修葺两三回,都是常事了。
就连珣王府也曾遭殃过。
于是,珣王弹劾厉王不好生教养世子,世子成为今日这番扶不上墙的模样,简直丢尽了皇室的颜面,不止无德无状,还间接的劳民伤财。
如今边关战火四起,国库得积蓄待命,钱财不该花在皇室自己身上,身为皇室反该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才是。
“一提起战事,长公主就格外的上心,当然要找厉王入宫来谈话。”
江昀杰歪在竹榻一头,捏了块栗子糕丢进嘴里,话说的含糊不清。
“何况,珣王还弹劾了厉王另一点,这是长公主不能让人往外传的,就是珣王怀疑厉王与秦侧妃私通,给他带了绿帽子。”
“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是长公主不可能让皇室成为百官的笑柄,所以得压下来,自然也就闹不大。”
“珣王是混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