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体企业的名头,以及厂房用地。
要想赚钱盈利,肯定还是要靠自己发展的生产线。
也就是说,将来即使没有将纺织厂私有化,镇上收回去的也只是从前那些不赚钱的生产线和技术。
这是清清楚楚写在合同里的。
外人不知道将来的发展变化,也就难以理解他的用心。
但秦志国又不能将这些说出来。
所以对赖金水,他也只能模棱两可、故作高深。
赖金水见了,以为秦志国心中有什么宏图大计。
没再多问。
多年下来,二叔的可靠形象早已在他心里扎根。
——跟着二叔走,总归是没错的。
过完年,就要开始解决生产线的问题了。
系统商店卖的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机器很便宜,还附赠了技术说明。
不过技术说明即使简单,非专业人士也是不容易搞懂的。
还得请一个专业的技术顾问。
秦明熙将机器兑换出来,放在秦志国曾经租的那间仓库里,然后秦志国再将它运回阳池。
建立生产线,制定新的管理体制,再到正式投入生产,已经是四月份。
秦美华和戚美珍此时都已读完了本科。
戚美珍继续进修,秦美华则回到了阳池。
厂子原先的管理层是全部洗牌了的,干的好的也有留下的,但大部分人都被赖金水清理了出去。
这也是跟镇上争取来的条件之一——人事自主。
不过底层的工人,除了自己要走的,其余都留下了。
秦美华回到阳池,担任了纺织厂的副总经理兼生产主管。
赖金水是总经理,主要负责业务方面。
赖金水有主动让秦志国派一个财务主管来,但被秦志国拒绝了。
说让他自己安排就行。
虽然赖金水感动于这份信任,但也头疼,因为他让秦志国派财务主管的重要原因,就是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管钱的人,得同时满足有能力和信得过两个条件啊!
可将身边的人扒拉了一圈,就找不出这样一个人来!
秦美华道:“我这倒是有一个人选,不过小伙子还几个月才毕业呢。”
“谁?”
“就是我十爷爷家的小儿子。”
秦家是大家族,赖金水可搞不懂这些辈分,还是一脸茫然。
秦美华想了想,道:“就是秦大勇,媳妇是牛桂花,他们的小儿子,叫秦衡。”
赖金水想起来了,“秦大宝吧?”
秦美华点点头,“他在省城念大学呢,学的就是会计专业,大专,今年就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