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那你知道,这附近还有没有没关门的客栈吗?”帝岚音切入了正题。
“这附近啊……我想想。”老伯可能是年纪大了,有些记不太清。
说完之后,他低着头,想了一会儿,道:“哦,我想起来了,这附近啊确实有一家客栈,通宵达旦,一晚上都在开门。”
“是哪个客栈,怎么走,老伯你方便告诉我吗?”帝岚音喝了一口汤,将筷子放下,问道。
“就前面那个街角,右拐,走个三十步,再往左拐进胡同,走到底,就到了。”老伯笑道。
闻言,帝岚音嘴角一抽,要不是这老伯笑得和蔼,不像是骗子,这么绕的路线,她都要觉得是老伯在忽悠她了。
不过……
“客栈怎么可能在胡同里?”谁家客栈,不在街市上?她还从未见过,哪家的客栈,在胡同里头呢。
“那家客栈,是农宿,店家是一个寡妇,这么多年了,自己开着一个农宿,也不招揽生意,但凡有人找到她,要投宿,她才会让人住。”老伯道。
“呵,还是个有个性的老板娘。”帝岚音轻笑了一声。
“是啊,她老说什么要愿者上钩,小老儿也搞不懂她怎么想的。”老伯憨笑道。
其实,他的情况,基本上和那寡妇家的农宿一样。
他一个八旬的老头,夏日夜间才出来做个馄饨生意,从不再其中贪墨,价格一向都是最低的,位置又偏,没多少生意。
因为差不多的情况,使
得他对那寡妇挺好的,偶尔也送一趟两趟的馄饨去,听说有人要投宿,他便介绍过去。
如此一来,勉强能让那寡妇图个温饱。
不过,街坊四邻都知道,他和寡妇清清白白的。
人家虽然是寡妇,却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
而他一个黄土埋到脖子的,家里还有糟糠,哪里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是以,街坊四邻都知道,他是心肠好,有时候夜间想要吃点什么,也会特地来点他的馄饨。
“愿者上钩?”帝岚音对那开农宿的寡妇,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这个世上,对金钱一点都不看在眼里的人,还真是少见了。
吃完之后,帝岚音付了两倍的饭钱,算是给了老伯一个问路费。
临走时,老伯那边又来了一个客人。
帝岚音将钱放在了桌上,一边站起来,一边说:“老伯,这钱我给你放桌上了,你回头收好。”
说着,帝岚音便和焚炎向老伯指的路走去。
老伯那边应了一声:“好勒,您小心点。”
等过了一会儿,老伯去收钱,发现多了一倍,布满皱皮的双手,顿时微微颤抖起来。
他不想收这个钱,但看帝岚音那小公子的样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他还是收了起来。
人家的一番好意,他岂能辜负?
虽然收了起来,但老人家也在想,等回头再将到那小公子的时候,定要请她多吃几碗馄饨。
离开摊子,帝岚音顺着老伯说的路线,去寻找那农
宿。
好在帝岚音方向感不错,记性又好,顺利找到了那个胡同里的农宿。
到了胡同里头,远远的就看到,农宿外挂着的大红灯笼。
农宿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四个字:“邵氏农宿”。
这名字,还真是通俗易懂。
帝岚音失笑地摇了摇头,提步就要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