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际华答应着,继续往下介绍。
“袭击者有八人,准备完善,携带有六张弩。箭矢制作精良,弩箭射程至少有一百二十步,显然弩也是制作精良。不确定是不是军械,但绝非常人所能持有……足迹……”
他说完调查和猜测的信息,最后总结道:“这一群人定然有势力在背后支持,同前些次刺杀没有区别。”
前些次刺杀还是兴国三年的事了,现在很少人会那么干。
“能抓住人吗?”
“可能性不大。”陶际华谨慎回应,“这种袭击,除非当场抓住,否则难以追索。这里毕竟是湘潭,而不是洛阳。”
宁强稍稍沉默,最终沉稳开口:“无妨,不求一定抓住人,只要找到最接近的幕后之人便可。”
陶际华点头应下,开口询问道:“不知本次要查到什么程度?”
“什么程度?”宁强稍稍犹豫,最终道:“能查出幕后主使吗?”
陶际华摇头:“不一定能。。”
“既然如此,放心大胆去查!”
宁强不怕得罪人。
有宁强在上面顶着,陶际华自然也不会害怕,直接点头应下。
然后他在原地等了一阵,见宁强不再开口吩咐,他才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下官认为前日抵达的御史台御史嫌疑最大,下官预备先查此人。”
第七百三十七章破绽之处在一人
“御史?”
宁强眉头皱起。
陶际华出言解释:“我在蒯家私宅发现了蒯新彦同监巡御史洪成敏的往来书信,其中颇多隐喻暗语,或可为突破之处。”
“原来如此。”宁强点头,“查吧,御史台这边我来说。”
“喏!”
陶际华彻底放心,告罪离去。
宁强靠坐在椅子上,暗自思量。
所谓监巡御史,只是一个俗称,没有这个职位。
改制后的御史台,监察御史都归属监巡院管理,他们也的的确确不定期出京巡按郡县。但总共这十来个人,上百个州根本忙不过来。
于是监巡院增加了御史名额,仅以御史为名,分派在各位监察御史手下,协助巡按郡县。
就像陶际华以前在东推院的时候被称为东推御史一般,这些人也被称为监巡御史。
为了防止监察御史坐大或者与地方勾结,监察御史一到两年会换一次监察区域,他们手底下的御史也会跟着一块前往新地区。
所以宁强无法理解,蒯新彦是出于什么原因和一个御史勾结。
不过人已经死了,甚至还被定为“殉职”,受到嘉奖。
即便真查出来什么,只要没有突破底线,就不会追究到蒯新彦身上。
想不出结果,宁强没有过多纠结,调查之事交给陶际华,确认湘潭没问题之后,他带着一干禁军前往桂州。
桂州如今是桂管节度使驻所,当地蕃夷众多。
御史大夫董成林得知他要来荆湖巡视,特地嘱托他一定要看看当地治蕃夷之策。
董成林一直秉持着“让蕃夷学汉礼、习汉语、穿汉服、写汉字”的想法,他认为切切实实化夷为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夷人不服朝廷管教的问题。
宁强虽然认同,不过他觉得让原本的百姓过好更加重要。
但董成林既然开口请求,宁强也不介意顺路去看看。
而且湖南节度使现在也在路上需要经过的道州,正好去见一见。
宁强走了,陶际华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