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庆安不愿与陈将明起冲突,只要不出意外,他应该会一直留在枢密使任上。我预备着,上任之后首先削枢密院权利,建议以政事堂兼管枢密院,借着这个机会与政事堂诸相一道参与处置日常政务。”
“以陈将明的性子,他估计不会同意。”
江夏青毫不客气地指出赵普想法不行。
赵普笑了:“丈人之前不是说,要整顿边军么?这兵马要是出了问题,就算陈将明坚持,政事堂其他人难道就放心?而且王松岭看来是想要染指军事,有这个机会他一定不会放过。”
“我就怕他被陈将明借此机会赶出洛阳!”
江夏青对王松岭没有太大信心。
赵普沉默一阵,语气没那么坚定了:“王松岭严于律己,子侄也不像窦伯菁那般叫人费心,总不会轻易让陈将明抓住把柄。”
江夏青闻言,微笑不语。
……
十一月戊辰,江夏青以少师致仕。
同日,授赵普、胡承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制下达中书。
己巳,赵普、胡承约同日为相。
之后赵普任枢密副使,胡承约加文思殿大学士。
文思殿大学士又是一个新的加官,原本赵德昭准备给胡承约的殿名是宣政殿,被门下否决,这才换成了文思殿。
宰相变为七人,紧接着是参知政事的调整。
宋杞言终于不需要再出京巡视了,他直接去了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协助赵普负责整顿军务。
赵普、宋杞言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两府的决定通告全军。
影响至少要到来年春天才能看出来。
中间这段时间,两人开始研究战斗发生后调查组该如何选人、运转。
宋杞言的调任,最大的影响是没有参政一级官员专门负责农事了。
以陈佑的想法,接下来要么从现任参政当中选一个接替宋杞言,要么另选一人担任参政负责农事。
总而言之,这样的人必须要有!
首相陈佑发话了,这时候没有人能够无视。
只是,宋杞言过去四年是怎么过的,谁都看在眼里。
别说现任参政们不愿意,就连那些想朝参政奋斗的高层官员也在心里打怵。
一个日常不在京中的参政,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部寺监主官。
毕竟现在通讯不便,宰相参政离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