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官员们的猜测。
没人能想到,两府会增设一名参政专门在京外负责农事。
二十八日,薛崇拜相的第四天,陈佑召集宰相参政及有司主官在都堂议事。
诸人坐下,匆匆赶来的起居郎备好笔墨纸砚坐在桌案后。
见诸人朝他看来,陈佑解释道:“今日乃是议西北军事,官家会派一名内给事过来旁听。”
过不多时,王继恩一路小跑着来到门口:“见过诸位相公,继恩受官家之命前来旁听相公们议事。”
“王省丞且坐。”
陈佑抬手示意。
王继恩立刻乖巧地坐下,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声音。
陈佑这才扫视屋内诸人,将身前奏章推给身边窦少华:“巴枢使奏称已经擒杀定难叛军贼酋李彝殷。”
只这一句话,就看出屋内诸人不同的态度了。
宋敏贞波澜不惊,显然陈佑收到奏章后立马同他沟通过。
旁听的王继恩也一样,毕竟他能过来,还是陈佑向赵德昭建议的。
薛崇、胡承约皱眉看着窦少华正在翻阅的奏章,显然有些忧虑。窦少华、王彦川、赵普是面无表情,焦继勋则是看一看奏章,又看一看陈佑。
只有李继勋,听到这话面露喜色。
奏章在圆桌上转了一圈,递到宋敏贞手中时,宋敏贞看都不看,直接推给陈佑。
陈佑左手按着奏章,开口道:“巴枢使给咱么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不过也带来几个问题。”
他环视屋内诸人,语气沉稳:“首先,银夏宥绥四州如何处置;其次,北面与契丹的战事如何处理;最后,奏章中提到的甘州回鹘如何应对。今天就议一议这三条。”
话音落下,胡承约立刻开口:“我来说一说第一条吧。”
得到陈佑点头示意,他继续道:“银夏之地,首要任务是酬功。战事停歇,诸部兵马都等着战后封赏,哪怕做不到立刻确定封赏内容,也要让这十来万将士知道,朝廷正在做这件事。”
这是应有之意。
众人皆颔首,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再就是银夏之地的治理。要我看,鄜帅奏章里说的诸州蕃部交互征调就挺好,只是不应局限在银夏四州,而要扩大征调范围。”
把蕃部青壮抽走,倒是不怕留在当地的妇孺老弱闹事,不过聚集在一块的蕃军也可能会出问题。
陈佑记下这个问题,准备待会讨论。
胡承约接着道:“不过这只是一时之治,若要党项等蕃部不再反复,当移风易俗,化夷为夏。”
“胡詹事。”焦继勋打断他的话,“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化夷为夏,何其难也!”
第六百五十六章决断之重一肩担
胡承约闻言嗤笑一声:“总归青壮蕃军都被调往其它州府,剩下的老幼病残若是不从,杀了便是!”
分明是个读书人,说出的话却满是血腥气。
不过在座之人却没有不同意见。
都是乱世走过来的,要么曾主政一方镇压不法,要么有军中效命的经历,还不至于对蕃人发善心。
“擅杀无以止乱。”
反对的依然是焦继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