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等待陈佑的评判。
他原本是王朴的亲信,王朴猝然离世,那几天着实有些混乱,原本准备第二天就派人前往濠州,结果因为种种事项差点忘了。
直到十八日局面稍定才想起来,连忙派了一名评事过去。
不过他运气不错,当时因为不知道朝局会怎么发展,他叮嘱那评事过去不要深究,做出调查的姿态,但是先别查出什么。
等中枢做主的人态度确定了,他再通知那评事调查结果该平安无事还是确有内情。
现在倒好,直接爆出濠州饿死人。从时间上看,大理寺派去的人根本来不及查出结果奏报京城,那么他敷衍拖延的事情就不会被发现,而且也不用去试探陈佑的态度。
果然,陈佑听完他的话,根本没考虑大理寺的事情,他现在想的是濠州要怎么办。
不,不仅仅是濠州,还有周边的几个州。
谍报司的主力都放在边境和驻扎重兵的几处州府,像濠州这种普通州府,基本只在州治安排一个据点,不可能把人手撒到每一个县城。
现在上奏濠州钟离县饿死了几百人,那么其它地方呢?
濠州的其它县,或者泗州、楚州的某个县,会不会也有人饿死,只是因为数量少而没被谍报司探知?
而且既然饿死了几百人,证明饥民数量庞大。如何防止这些饥民为了寻找粮食而变成流民,又是一个问题。
他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饥民饥不择食,把还没成熟的小麦都吃了,那必然会导致更长久的饥荒。
这不是饥民们没有长远目光,而是没其它食物,不吃就得饿死,便是目光再长远又能如何?
考虑一阵,陈佑终于出声让忐忑不已的李文渊离开。
李文渊离开没多久,政事堂传出命令:着户部、太府寺立刻安排赈灾事宜。
紧接着陈佑召集两府宰相参政于都堂议事,户部尚书、谍报司正、御史大夫、肃政大夫、大理寺卿、太府寺卿等列席。
众人坐定,谍报司端木业首先通报情况。
所有人都是一脸严肃。
到目前还不知道究竟饿死了多少人,但谍报司确定已经超过两百。
这还是两三天前的数字,谁也不知道这几天会不会有更多人饿死。
待端木业说完,陈佑开口道:“情况大家都了解了,我这边不多说,就两点。
第一,立刻安排赈灾,来之前已经让户部和太府安排了,现在要确定赈灾形式。还有就是前段时间,包括之后一段时间,粮草肯定要以战事为先,从那边调集粮食、调集多少粮食用来赈灾,都需要确定下来。”
诸人尽皆点头。
陈佑接着往下说:“第二,中枢需要安排使者前往濠州监督。这次受灾的不仅仅是濠州,虽然当前濠州最为严重,但保不齐楚、寿、泗等州也有饥民,需要有人总揽全局。另外就是,要查清楚,淮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受灾了不上奏中枢,尤其要注意,其它各州有没有饿死人却强行压下的现象。”
他说完之后,宋敏贞第一个开口:“平章所言甚是持重,我以为照此办便可。”
窦少华连忙接过话头:“安排使者过去倒没什么,但是现在就调查的话,会不会致使人心不稳?查是肯定要查,但等灾情结束再来彻查比较好,免得影响到赈灾。”
王彦川立刻附和:“我认为窦相公的话有理。官心不稳则民不安,特殊时期,允许此等人戴罪立功或为上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