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十年的大头兵待遇要比刚入伍的好,同样是流外三品,历经考课升上来的流外三品要比刚入职定为流外三品的吏员待遇好。
第四是等西北战事结束,国内将以发展为主,大力发展农业,支持发展商业;同时缓步推进收复汉唐旧土的军事行动。也即各地亲民官需要把精力放在治下地域的发展上面,武将们可以把目光放到国外去,以后将会有稳定的军功来源,不必担心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对此四条,赵德昭的评价是“善”,他短时间内是想不明白其中内涵,但的确每一条听起来都有道理,对朝廷,对皇室都没危害。
奏对完毕,陈佑离开同明殿。
走了一段,他停下脚步,回首望向同明殿。
方才在殿内发现赵德昭回礼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先帝。
五年前,也是在同明殿,先帝把当时还是魏王的赵德昭交给他,让他护持着前往庐州督战江南。
许久,陈佑转身离去。
只是嘴里念叨着:“论迹不论心,论迹不论心。”
建隆四年三月二十日乙丑,制以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少保、上护军、长阳县开国侯陈佑任中书令、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
之后罢其枢密副使之职。
这一天,陈佑成为大周首相。
第六百三十八章朝堂政事定于一(一)
二十日下午,首相陈佑通知在京升朝官明日将在贞观殿召开朝会。
同时,京中诸司六品以上职事官全都接到通知,明天下午参加都堂议事。
两道命令传播开来,洛阳城并没有因为新首相的出现而平静下来,反而更加躁动不安。
不论是支持陈佑的官员,还是支持王彦川等人的官员,这时候都在互相打探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明天朝会是陈佑作为首相的第一次亮相,大家认不认这个首相,就看朝会能不能顺利进行。
而下午的都堂议事,则是陈佑能否确立首相权威的第一次考验。
他是能像王朴执政中后期那样力压群雄,还是跟王朴执政初期一般被迫分权,就看都堂议事的结果。
很多人在猜测,陈首相究竟会把什么事情拿到都堂议事中去讨论,以及王彦川、窦少华等人会利用什么样的议题发难。
是夜,长阳侯府。
陈佑难得能帮着李疏绮教孩子们读书。
这些年南桑倒是一直在学习,可惜终究比不上李疏绮家学渊源、自小读书,因此还没上学的两个孩子每天都会跟着李疏绮学习。
陈佑板着脸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一本《兔园策》,看上去有些滑稽。
不过站在他面前的一对儿女却不敢笑,双手紧握垂在身前,下巴压着胸口,脸上满是委屈。
刚刚陈佑抽查之前学过的内容,结果两人都忘得差不多了。
李疏绮被气得直接回房,只留下南桑在这里担忧地看着两个孩子。
不谈学习,父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说的就是眼前这情形。
眼看两个孩子泫然欲泣,陈佑重话说不出口,再一次要求两个孩子听大妈妈的话好好学习,然后便让女使带两人去洗漱睡觉。
南桑放心不下,也跟了去。
陈佑一个人留在小书房里,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走到书柜前,取出孩子们以前写过的作业、字帖,静静翻看。
十分的神奇。
明天就要面对一场决定周国命运的战斗,陈佑内心却平静无比。
看到孩子们作业上一些幼稚的错误,他甚至能露出会心一笑。
翻看良久,他才长舒一口气,放好作业,吹灭蜡烛离开房间。
走进卧室,李疏绮似乎已经消气了,现在正坐在床头看书。
“骂他们了?”
听到脚步声,李疏绮抬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