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在自认为可能符合山长心意的观点前面画上一个圈,可能与山长心意相抵触的观点前面画一个叉。
之后他开始思考,有哪些可以拿到山长跟前说。
重点是要言之有物,单纯的赞成和一味的反对都不会叫山长重视。
沉思的时候,时间哗哗流走,等他回过神来,通知早已晾干。
连忙收起册子,将通知卷好朝真理堂走去。
山长今日要在真理堂讲课的事情在三天前就通知了书院,不必担心真理堂腾不出来。
来到真理堂前,从窗子里可以看到里面正有人在讲课。
瞥了一眼便不再关心,快步走到真理堂外的讲课布告栏处。
这上面都是在真理堂讲课的通知,张贤仔细瞅了瞅,随便扯下一张已经过期的通知,打开夹子,把他写好的通知展开按在栏板上。
空出一只手合上顶端夹子,两手从上到下把通知捋平整,再合上底部的夹子,一份讲课通知就贴好了。
说实话他不太理解,分明现在最重要的是西北战事,为什么山长却要讲亲民官的事情。
如果是他张贤处在山长的位子上,哪怕这时候不为战事失败做好推卸责任的铺垫,也该把全部心思放在战事上。
不理解没关系,揣测山长的心理,然后照着做就是了。
张贤缓缓吐出一口气,没有进真理堂,直接转身回山腰阁楼,他还得继续做下午上课的准备。
……
“就这些?”
王朴翻着手中名单,抬头看向许希文。
许希文微微躬身回答:“三日内要出京的官员就这八人,另有十三人才入京,正等着相公接见。”
王朴闻言,又翻了一遍名单,稍一思忖后问道:“今天公务如何安排的?”
“需要相公批阅的公文奏疏总共有十二份,另有七十份在其余几位相公手中,下午会转到相公这里来。户部康尚书大约巳正会过来,兵部李尚书说午后来商讨岭南事。”
今天所有的事情,许希文都记在头脑里,此时一条条说出来,没有丝毫停顿。
等他全部说完,王朴已经有了决断,他直接吩咐道:“上午把出京入京的官员见完,你去安排。”
“是。”
许希文应了一声,随即问道:“那下官通知第一位在半个时辰之后过来?”
王朴轻敲两下桌面,否决了许希文的建议:“两刻钟后我见第一个。”
说完,他不再耽搁,放下手中名单,直接拿过早已摆放在桌上的公文浏览起来。
许希文没有出声,悄悄退出书厅。
……
陈佑在英华殿转了一圈,确认《英华录》的编纂按照预期进度推进,目前没有出什么问题,便匆匆赶往枢密院。
今日宋敏贞没有来枢密院,小事两名同知就能处置,大事全都得陈佑来决定。
至于更大一点的事情,就必须拿去与王朴等人商议。
有两位继勋在,陈佑在枢密院压不住事情。
为了获取在政事上的话语权,顺带着压制陈佑,李继勋和焦继勋乐于用属于枢密院整体的权力做交换。
偏偏碍于目前两府共治的局面,陈佑不好明着抵制这样的行为。
他所能做的,就是压缩两位继勋在枢密院的权力,为此不得不把一些本可以下放给同知的事项拿过来亲自处置。
等他回到书厅,桌上已经摆了两摞公文。
一摞是政事堂送来的,一摞是枢密院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