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前就要预防,在病情不严重时提前干预防止转重症。”
“虽然现在物资条件紧缺,但还是要侧重多分拨一些到农村去,农民的体力消耗比城里的工作人员大,也不是固定每月分配粮食,有的家庭常年缺油缺盐,吃穿不够好,更容易生病。”
她这样把农村的艰苦条件一说,在座的各位无不动容。
这个年轻干部能体恤农民兄弟生活困难,很难得。
沈之微停顿过后,接着说道:“我建议在感冒多发季节要提前要给农村多分配一些红糖、生姜,让卫生院每天熬大锅汤分发给村民服用,这种预防和营养效果比输葡萄糖好,而且比葡萄糖还便宜一些,毕竟现在我们输液的注射器具都是进口的,一套一次性使用,成本不低。”
“另外,中药防治汤也可以定期熬大锅汤分发,就几味中草药,国营药店都有,预防成本也便宜。”
见他们没出声反对,沈之微继续说道:“一感冒就输液这种治疗思路要改一改,大冷天的,病人本来就冷得厉害,还往血管里注入冷冰冰的药水,抵抗力差的,直接挂着水人就没了……”
话未说完,就有人质疑。
“沈主任,你说的可是有依据?输液里可是有能消炎抗菌的药物成分。”
“如果病人体内有炎症不及时消炎治疗,病情只会更加严重。”
沈之微从容不迫道:“中药里也有能杀菌消炎的草药,比如蒲公英、夏枯草、黄连,你们要是做个生物实验,也可以发现杀菌消炎的效果,但我不赞同单药方使用,这种药材偏han凉,如果不是实热病人,很容易伤正气,也不提倡把这种成分输液,配药组方口服汤药消炎也是可以的。”
“同理,西药的消炎药一样,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但也会对正常的细胞损害,就是口服也要注意安全用药,不能过度服消炎药。”
“输液和中医提倡高烧时补充津液一个道理,所以,如果你们坚持要选择更快的补液方式,我也是希望口服优先于静脉输液,可以避免直接在血管上接触,避免细菌感染等风险,而且葡萄糖水必须温热给病人服用,比冷冰冰的输入血管更安全,温热的水才不会损坏肠胃。”
“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大家都知道吧?即使通过压力输送了药水,之后这冷冰冰的药水在血管里可能导致血管硬化,血液凝滞,诸位要是在冬天输液过,一定体验过这药水入体后浑身一种凉飕飕的感觉,我们体内的血液是温热的,要中和这股凉水又得消耗不少正气……”
限制输液在沈之微穿越的前几年已经大范围实现,国家明文规定53种疾病不得输液治疗,所有的三甲、二甲医院限制输液,沈之微现在提出来,可以更早更正过度输液的危害,利国利民。
闻言,他们都有一种遍体通凉的感觉。
这种理论直白明了,可是他们从未想过。
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输液的危害可不小啊!
沈之微把六院交过来的临床治疗报告拿起,“这是周五我在六院给那里发烧科的病人治病的疗效数据,这些病人在接受我的中医药治疗之前都是输液治疗,好些病人反复高烧不退,还有一例差点死了。”
“这份资料里有明显的疗效对比数据,病人取消输液后,通过服用中药汤,一个小时内就退烧了,你们看一下。”
“我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进展开了四个中药方,另外也开了预防的中药方,都是大锅汤分治。”
“这里计算出了中药治疗和输液治疗的成本对比,很明显,中药治疗成本是西药治疗成本的五分之一。”
“如果你们觉得可行,请在全市医院进行推广,这样也可以看到更多实际临床对比数据。”
这份文件在各位干部手中传阅,看过对比数据后,他们都有些震撼。
秦部长适时总结。
“这份中西医临床治疗对比数据也颠覆了我原来对治疗感冒的认知,沈医生用最快捷有效的中药方在一个小时就治愈了上百名发烧病人,这种治病方法省钱省事,我觉得很方便在农村推广。”
“这样吧,我们下午到各家医院抽查输液治疗感冒的疗效,多去基层做实际调研比坐着办公室讨论更有意义。”
“是。”
众人应声道。
秦部长又鼓励沈之微,“沈医生,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都提出来,让我们这些老古董们也与时俱进。”
沈之微道:“那我就再大胆提两条建议。”
“第一,我建议全民学中医,只有身体健康才安心为国家工作。”
“如果大家都掌握一定的中医术,小病就能自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