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分不好,只是他坐在离大臣比较远的高台上,众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臣以为,娴贵妃出身满军旗,身份高贵,治理后宫也有一套,是继后的不二人选。”有之前的大臣牵头,果然又从人群里站出一位炮灰甲。
“臣则不这样认为,纯贵妃不仅帮助孝贤皇后打理后宫琐事,还养育了三阿哥,六阿哥,这两位阿哥都很优秀,为皇上办了很多大事。而四公主又一直陪在太后身边,为太后解闷,于后宫,于社稷,纯贵妃都更担得起这个大任。”炮灰甲刚说完,三阿哥联络的炮灰乙也按捺不住,跳了出来。
“胡说!纯贵妃是汉军旗,怎能坐上后位?”炮灰甲怒目圆睁,十分愤怒。
“虽说是汉军旗,到底人家纯贵妃也是汉军旗正白旗的,是上三旗,皇上一直说满汗一家,出一个汉军旗的皇后,更能证明满汉一家呀!娴贵妃虽是满军旗,到底是镶蓝旗,是下五旗,又没有子嗣,怎么能坐稳后位?”炮灰乙也不甘示弱,嘴上毫不留情。
“娴贵妃娘娘现在正是年轻的时候,何愁没有子嗣!以子嗣来作为衡量后位的标准,你是怀疑皇上,还是怀疑娘娘!”炮灰甲气急上头,根本顾不上刚才自己说了些什么难听的。
“你!你怎么敢对皇上不敬,对娘娘不敬!”炮灰乙终于注意到弘历的状态不对,赶紧刹车。
“你们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吗?”弘历的声音冷的像冰。
结果下面站着的大臣竟然不约而同的对着弘历拱手回禀,“臣等请皇上早立新后!”
弘历闻听此言,站起身来勃然大怒,“皇后崩逝,你们作为臣子,没有丝毫哀悼之心,反而闹腾着朕立新后,你们一个个都是没心肝的东西吗!”
见弘历生气,众大臣连忙跪在地上,头伏的低低的,向乾隆同声请罪。
“孝贤皇后丧期未满,你们就敢说这种话!特别是你!”弘历伸出手,指向为首的大臣。
看弘历动了真气,大臣们只能连连求饶。
弘历站在高台上,无语望天,襄允,你看见了吗?整个世界都在推着朕,让朕忘了你,可是朕怎么能这么快就忘记你呢?
随后连退朝都没说,转过身慢慢的走回了养心殿。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弘历这是什么意思,李玉赶忙跟上弘历,“皇上,您这是……”
“让他们都走吧,散了散了。另外,派几个人给朕盯着那几个今早发声的大臣,看看是不是暗中和某些人勾结。”弘历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喳。”李玉得了弘历的命令,转身出去,让大臣们散朝,又找到粘杆处的人暗中调查这些大臣最近的行踪,果然调查到这些人私下里多多少少都与永璜永璋有过联系。
嫡母刚刚过世,这两个不孝子就抓紧时间给自己成为太子铺路了,他怎么会有这样两个不孝的儿子!
而且他最厌恶的一件事就是前朝后宫相互勾结,永璋是纯贵妃的儿子,帮她说话也无可厚非,就是不知道这里有几分是纯贵妃在里面参与的。
更奇怪的是永璜是哲悯皇贵妃的儿子,生母死了十几年了,他如此用心的替娴贵妃奔走,究竟是娴贵妃许诺了他什么,还是他想以此在娴贵妃身上谋求什么?
这里面有没有娴贵妃的几分手笔,弘历也说不清楚。
总之,这两个孩子,为子不孝,为臣不忠,断断不能放过。
还有那些跟风的德不配位的官员,干脆趁着这个机会一并处理了吧。
想到这里,弘历从桌上拿起朱笔开始拟旨,将平时知道的那些朝廷里的蛀虫一并降职,用的名头自然是不尊孝贤皇后,被撤职查办合情合理。
忙活完了这个,弘历终于有时间来到后宫,去参加孝贤皇后的丧仪。
由于孝贤皇后富察氏在后宫一向受人尊敬,后宫的嫔妃们也是真心实意的来祭拜,就连刚生产完的嘉妃也拖着虚弱的身体前来,在灵前哭晕了三四次。
最后还是太后下令赶紧把她给带回去,别伤心过度,跟着一起去了。
不过在这群哀哀欲绝的嫔妃中,夹杂着三个冷眼旁观的人,娴贵妃,怡嫔和婉嫔。
“姐姐,你看看嘉妃那个样子,自己身子不好还来哭什么哭,难不成是想在这显示她是多么谦和恭敬,或者,也想争一争后位?”怡嫔捏着手帕,在一边酸里酸气的说。
“姐姐你别瞎说,听说皇上今早大发雷霆来着,就是因为前朝大臣为后位之事向皇上进言,结果皇上大怒,连散朝都没喊转身就走了,今日您可别再把这后位不后位的事挂在嘴边了。”婉嫔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