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怎么查的顾棠不知道,不过从第三天开始,她就再没遇见过杜一童了。
然后就是一通无法显示号码的回访电话,感谢她为国家安定繁荣团结昌盛做出的贡献,还有打到她卡里的20万。
顾棠觉得有点可惜,4700度的耐高温材料,竟然只派了一个仅仅价值20万的人来套话吗?
这是看不起谁?说好的行走的50万呢?
到了七月底,顾棠收拾行李,跟着顾若曦一起去大熊猫野外保护区了。
这是个繁育中心跟各农大的联合项目,当然也有动物园的参与。
所以顾棠是占了昆虫馆的名额来的。
其实当初昆虫馆的馆长也思考过这个问题,顾棠一出现,昆虫馆里就是能跑的跑,不能跑的装死,如果让顾棠去野采的话,全开放性场地……真的能采集到标本?
不过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虫子还挺危险的,带上她保险一点。
大熊猫的野外保护区在山区,虽然是炎炎夏日,不过山里还挺凉快的。
整个项目总计4周,头1天是野外生存训练,剩下就是各自的科研项目了。未来4周他们都会住在大熊猫野外保护基地。
大熊猫组一共16个学生,昆虫组一共5人,负责给他们野外生存训练的是武警。
“你们这个野外生存训练,还是比较初级的,更像是野外拉练,正经的野外生存,是连食物都没有,水得自己过滤的那种。”
下头学生很是活泼的笑了起来,“那岂不是要吃鸡肉味嘎嘣脆?还爆浆?”
旁边知道这个梗的用力推了他一下,“你真恶心。”
理论课比较简单,就是讲了讲在阴天的怎么通过苔藓树枝等等判断方向。
还有通过树干以及杂草的细微差别判断那边更靠近人类居住区。
另外就是寻找水源、山洞等等避难地等待救援。
一天的课程下来,教官还准备了东西,道:“我知道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钻木取火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东西,你们都可以试试。”
很快有人推了一小车材料过来,有干枯的树叶树枝,还有石头树木等等。
教官往地上一坐,开始示范了。
既然是上实践课,顾若曦直接凑到了顾棠身边,她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排外不爱跟人说话,再加上经常不住宿舍,跟同学都是泛泛之交。
她小声道:“妈妈,听说最后还有几天要在野外搭帐篷住宿呢,咱们两个住一起?”
顾棠看她一眼,“那你想跟谁住?”
顾若曦嘻嘻嘻的笑了起来,“你最近半年好忙啊,你都好久没给我好好做饭了。”
教官先用小石头搭了个迷你的灶台,然后松松垮垮搭上了干枯的树叶,下来就是几根细细的树枝。
“野外取火一般两个方式,第一就是钻木取火,第二就是石头互相敲击产生的火星,也就是古代人民群众常用的燧石。”
“我们先来钻木取火。”
教官是真的一点工具都没有,完全靠石头先把树枝上凿出个小洞,然后垫了点撕碎的干树叶,接着连牙都用到了,把一根树枝一头啃得尖尖,之后就开始钻了。
“这个不是很难,只要力道合适,速度合适,很快温度就能达标,其实影响钻木取火的最重要因素是引燃物。如果树叶太潮的话,就会比较困难。”
也就五分钟,树叶开始冒烟了。
教官俯下身子吹气,根据情况不停的添加干树叶,火很快就烧了起来。
大家都开始鼓掌了。
“下一个我们说说燧石取火,首先石头要选比较硬的,下来就是垫着树叶撞击,注意要有一个摩擦的动作,摩擦生热的道理你们都懂。最后就是让燧石发出的火花点燃树叶。”
下头有同学举手,问道:“火绒布呢?据说用铁器击打更容易着火?”
教官看了他一眼,“古代第一个发现燧石可以取火的人不会有火绒布,更加不会有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