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长沙,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江夏一旦有失,则长沙郡也将面临巨大威胁。同时,刘备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和西川恳求援兵。在马良的建议下,刘备又书信一封,送往武都郡,希望马超能够自武都郡出兵,在关中和西北制造一些麻烦。而后,他又命人前往并州,恳请高干出手。
只不过,高干而今颇有些自身难保的味道。
邓稷在出任河东太守之后,便联合卫觊等河东大族,效仿当年曹朋对漠北的举措。他先是命人越过通天山,在通天山脚下设立了四个军镇,并且大肆招揽流民,围剿当地的异族胡虏为军奴,驻扎军镇之中。而后,邓稷又启用了曹朋在河西郡的府兵制度,实行兵农合一,兵牧合一的政策。在西北庞大的财力支持下,同时又有关中、河东豪族的协助,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邓稷就把他的治下范围,向北部扩张了八百里,令整个并州,都为之恐慌……
高干,自顾不暇。
马超是否出兵,还有受张鲁的节制。
刘璋?
远水解不了近渴。
唯一的希望,便是江东的孙权。
可问题是,在如今这种局势下,江东又能给予多少帮助?更不要说,刘备在支援江夏的同时,还要防备武陵的曹朋。益阳虽然没有丢失,但五溪蛮的失败,却使得刘备凭空断了一只臂膀。
曹朋此时,又在何处?,!
,侍中荀彧。沙摩柯没有死,被生擒活捉。不过他此刻也不在这里,被送往汉寿。
老王,想来你也清楚。
沙摩柯这次犯下的,是大罪!
能饶他性命的人,或者说能给你五溪蛮活路的人,只有荀侍中和我家公子,我实在是做不得主。”
“那,那怎么办?”
蒋琬在帐中徘徊,片刻后沉声道:“老蛮王,而今之计,要想救出沙摩柯,唯降而已。
你十万五溪蛮,久居山中,入为山民,出则为寇,已影响到这荆南的格局。若老蛮王愿意归降……我所说的归降,与以前的归降不同,而是真真正正的归降。想必老蛮王不知我家公子厉害。他曾治理西北,令苦寒之地,而今为富庶繁华之所,犹胜于荆州。在他治下,羌胡各族和平相处,官府视汉民与羌胡为一家人,大家过的好不快活……如果老蛮王归降,就必须要率五溪蛮出山而居。不过老蛮王不必担心受到欺辱,我家公子会给与你们最好的生活。
这样一来,你们归附了,便是朝廷的人。
沙摩柯非但不会有性命之忧,说不定还能得到我家公子赏识,日后能出将入相,光宗耀祖。
老蛮王,你可以考虑一下。
若同意,我会派人前往汉寿,与我家公子呈报。”
归降,出山?
沙腾愣了一下,心中不免感到忐忑。
谁不愿意过好日子!
谁又愿意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老林里,过那茹毛饮血的生活?
事实上,武陵蛮世世代代都想要走出大山,像那些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奈何背负着山蛮之名,受尽欺凌。每次走出来,到最后又不得不退回去。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山蛮们也就失去了信心。他们宁愿靠自己的拳头抢占地盘,攻取县城。但每一次,也都是以失败告终。
真的可以走出大山吗?
老蛮王有些心动,却又无法相信蒋琬的那些话……
“老王,我知你现在一下子也拿不定主意。
不如这样,我这里还有大约八百五溪蛮兵俘虏,你带回去,好好想一想。
如果有了决定,就派人告诉我一声。我会在这里驻扎十日。十日之后,我将返回临沅县……不过呢,我也会派人去汉寿,请我家公子高抬贵手,暂留下沙摩柯的性命,等候你的答复。”
蒋琬尽可能的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而老蛮王在三思之后,决定听从蒋琬劝说,先回去与族人商议。
送别老蛮王的时候,蒋琬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老王,还有一件事你要多加小心。你五溪蛮此次大败,必然会遭人窥探。回去之后,最好早作打算,小心提防,以免被人乘虚而入。”
老蛮王闻听,连连道谢。
他在蒋琬的亲自护送下,离开曹军兵营,赶往壶头山五溪蛮的营地。
送走了老蛮王,蒋琬再也无法睡下。他在大帐里左思右想,突然做出了决定!他连夜派人渡河,在河对岸的兵营中,找到了魏延。
“文长将军,我有要事,需立刻赶回汉寿,呈报于公子。
不过这边的事务,还需有人主持。所以琬冒昧恳求将军能滞留几日……时间不会太长,三天!三天之内,我一定赶回来,不知将军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