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封景此前说的投标文件,她起身从一大摞文件底下翻出了几份封装精美的文件夹,每本都像一本书一样,她把几份文件拿在手里掂了掂,用来当防身武器都不为过。
现在的律师连文书封面和样式也要卷了吗?做得比时尚杂志还要精美。徐晚意忍不住吐槽。可是哪位伟人说过来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她虽然理解这种做法,但心底深处并不真的当一回事。
她从最上面的一本开始看,接着第二本、第三本。这三家律所的名声都不差,在各种法律杂志上排名也不低,同业经验也不能说不丰富,律师介绍页上的主办律师看着都很精神、专业。唯独针对集团商业计划的整体法律计划书都不让她满意,要么写得非常笼统,要么想法跟她天差地别。
当然,她也不抱很大的期望,毕竟还在最初阶段,这些律师只能根据邀标函里的简介写法律计划书,不可能写的过于详细。可是在名头、经验、团队配置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两页纸的法律计划书显然不能脱颖而出。
这三家律所,一家北京的,一家深圳的,还剩下最后一家了。徐晚意揉了揉额头,将最后一份资料放在面前,这家律所似乎是海西本地的,封面上的水印是海西的标志性建筑剪影。
她打开文件,直接略过首页,千篇一律的开头她都看烦了。第二页上是律所介绍,当然也是圈内有名的律所。
当她翻开第三页,整个人呆住了。黎野的大头照明晃晃的挂在右上角,上面写着“元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资本市场委员会主任”。她没想到黎野最后还是当了律师,怪不得昨天在金融城撞见了她两次,做这种业务的律师基本集中都在这里。
徐晚意看着这张脸,心里五味杂陈。她本能的想直接关上文件,眼不见心不烦。只要不看了,就不会有任何再见面的机会,也就不用想东想西。可她实在忍不住要看下去,这是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知道黎野的信息,即便这些信息都是很官方的信息。
其他所有律师都用的全身照,穿着套裙或西装,显得非常职业,气势汹汹。只有她放的是大头照,虽然也穿的西装,但没有人不被她这张脸所吸引。
按理说,女孩子剪短头发会显幼稚,她就很奇怪,她这张脸并不给人幼稚感,看的人知道这是个女生,同时又能清晰的知道她的雌雄莫辨。
还真是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徐晚意嘀咕了一句。接着往下看,下面是黎野做过的资本市场项目,都是叫得上名的国企、央企和私企,还与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和头部私募机构合作过。
她有这么牛?为什么自己不知道黎野这号人?她回头一想,自己这几年都深耕实业,不是扩大工厂规模,增加工厂数量,就是忙着建供应链,投资和金融这块真没怎么涉及,不知道也很正常。
不得不说,这些经历很吸引她,满足了她预想中理想律师的要求。还有最后一项,法律计划书,这是其他几家律所都做得差强人意的一块,看看黎野会怎么写。
徐晚意直接跳到法律计划书这一页,没想到黎野的法律计划书竟然占了整本文件的三分之二!她有些吃惊,接着一页一页的往下翻看,越看越满意。
黎野结合邀标函的简介,将乐光集团的事业线全部分析了一遍,给出了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接着沿着这几个发展方向,提出可以采用的具体扩张方式;最后,从法律上对这几种扩张方式进行分析,甚至举例给出了某几个特定子公司或孙公司作为载体的具体方案。
徐晚意非常满意!黎野的商业思路颇合她的意,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部分法律操作细节,一看就是真的操刀过这样大型项目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真的要找她做律师么?让她整天在自己眼前晃?自己这些年来的那么多的不眠夜又算什么?
想了一会,没得出结论,徐晚意打算看完十家律所的投标书再说。如果真的没有比她更好的,那就公事公办,该请还得请。只要自己注意分寸、保持距离,翻不了天。
这几天里,另外六家律所的投标文件也陆陆续续到了徐晚意办公室,因为有了黎野的法律计划书,再看其他家的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哎!”徐晚意坐在办公室大大的沙发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果然是这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标准被提上去,再要降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徐晚意脑袋里晃过黎野的脸,不禁有些悲哀。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先选三家作为初选入围律所。说不定黎野只是书面准备的很充分,等到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就不如其他律师了,这时候再筛掉她也不迟。打定主意以后,徐晚意终于起身下楼,让司机送她回云漫。
截至她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刻,她已经在公司足足待了十八个小时。她也不知道为何自己要如此的拼命,她小时候的愿望一直都是做游手好闲的富家女,也就是她本人即可,大学毕业以后却硬生生变成一个工作狂。
她看着车窗外不停往后退却的路灯和大楼,自嘲似得笑了笑:“这能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