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才意识到不对,他突然想起来了,陈述是个基佬。
这话换做跟别的朋友调侃那肯定没事,跟陈述说就不对味,尤其还是当着另外一个年轻男孩的面。
果然,周围气氛诡异了起来。
向嘉洋耳朵红了,别开脸没看他们,陈述眯着眼睛,没有接话。
也没有反驳。
————
——
第26章云雀—山君
*
因为陈述不肯松口放人,向嘉洋还和他是队友。
林潜老罗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中间向嘉洋连扣了三球杀他们,一次比一次跳得高,球拍甩出劲道的弧线,衣料下隐约可见他紧实的小腹。
四人打雷了直接坐场地上休息,陈述递了柠檬盐水过来,问他:“开心吗?”
“开心。”向嘉洋脖子和脸都红得像煮熟的虾米,后背又是一层汗,他热得就差像雷达一样吐舌头了,微微喘着气笑,“特别开心,我好久没和别人打球了,感觉这次把全身的不舒服都打了出去。陈老板你和你的朋友都好厉害,我喜欢你们!”
向嘉洋本身不是喜欢宅在家里的性格,他喜欢大自然,好动,当然要他静他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整天坐在窗口前画画。但多数时候,向嘉洋喜欢出门逛逛,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太阳,感受海风,感受夏天的风铃。
因为他自身的磁场很乱,需要向外界索求。
欧文说过,运动也是很好的治疗手段,能帮助DID患者建立稳固的感知体系,同时规避创伤复发的风险。
当向嘉洋聚精会神在某件事上,他就没功夫心情想别的了,自然而然也就不焦虑了。
来风铃岛后,谷雨经常要工作,没人陪他玩。这是向嘉洋玩得最爽的一次,比滑板还爽。他手腕都震得发麻,睫毛上全是水,眼睛闪着细碎的光。
“开心就好。”陈述拿了个小电风扇,在给向嘉洋散热,“想打球的时候你可以直接跟林潜约,他是羽毛球发烧友。”
“找你行吗?”向嘉洋嘿嘿一笑,“其实我也想跟你打。”
“可以,我会空出时间。”
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直在旁边观战的馆长夫妇忽然走过来。
“你好。”王洁朝向嘉洋伸出手,笑得很温柔,说话腔调一听就是本地人,带着风铃岛特有的温婉,“我是风铃岛文旅局的局长,你可以叫我王阿姨。”
“妈。”林潜听到动静,扭头和王洁举了下手算打招呼。
“王阿姨。”向嘉洋立刻站起身,擦擦手握上去,“你好。”
“你别紧张。”王局已经有了白头发,不过她是个美人胚子,皮肤保养得很好,和风铃岛的水一样透亮,她拿出手机给向嘉洋看了张宣传图,“我就是想问问你,你愿不愿意帮我个忙,参加下今年的跳丰收?”
向嘉洋一愣:“跳丰收?”
宣传图上是两个动画人物,一个站在祈福台下,高举双手敞开怀抱,另一个一脚踩上祈福台,高高跳起,伸长手臂去摘丰收袋。阳光照在两人的侧脸上,模糊了轮廓,画面整体灿烂,眼色红黄巨多,给人一种喜气的氛围。
一听说跳丰收,原本被打趴的老罗和林潜都来了劲,互相搀扶着把对方站起来,走到向嘉洋身边。
林潜介绍:“跳丰收是风铃岛的一种祈福习俗,你没听过吗?每年都有一次的,过段时间街上就全是跳丰收的广告和海报了,除了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风铃以外,在祈福期间,大家还会把丰收袋也挂在悬梁上,庇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顺遂无虞。”
向嘉洋惊奇:“听起来很有意思,我也能去看吗?”
“何止是看。”王洁马上道,“我想邀请你来做今年的云雀!”
“云雀?”向嘉洋疑惑,“那是什么?”
林潜解释:“云雀就是图片上这个跳起来的人。风铃岛之前是和内陆连在一块的,后来板块运动跟大陆分离了,漂流到外海形成了岛屿,一开始岛上只有十户人家,生活很不方便,当时还是农耕文化,岛上没什么平原,全是山和树,后来经过开垦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城市。古时候生活在这的人因为条件太艰苦,就编了某种神话,描述风铃岛多年前其实是神山,山上住着神鸟云雀,下凡给人间带来火种。”
“但光有火不够,连年干旱让这地方寸草不生,于是天神也下凡,将自己的肉身埋在土地里,为风铃岛召唤了雨水。这位天神叫山君,也就是图片上这个要在祈福台下接住云雀的人。”
“人们发现只要感恩神鸟和山君就能为风铃岛带来福泽,谷物会茁壮成长,于是在岛上居住的祖先们流传下来一种祈福仪式,即跳丰收。青年男子的弹跳能力象征着作物蓬勃生长的生命力,而能稳稳接住他的力量则象征着土地肥沃、根基稳固。同样,与男耕女织对应的还有羽衣舞,需要两名女性配合完成,这也是我们风铃岛的另一种习俗。”
向嘉洋听明白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蛋:“为什么选我做云雀啊?其实我是旅客,不是风铃岛本地人。”
王局长摇摇手指:“不,并不需要风铃岛原住民,祈福仪式只要弹跳力优秀的青年就行。云雀负责尽可能高地向上跳起,同时摘下悬挂在高处的丰收袋,山君负责用肩膀和双臂稳稳接住落下的云雀,确保他双脚不沾地,寓意福气不落空。”
林潜逗乐:“我妈的意思是,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来做飞天揽月的云雀正正合适。”
“可是”向嘉洋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