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阵地。
预备第十三师的师长龚玉鑫,正举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前方被炮火完全覆盖的日军阵地。
75毫米晋造山炮。107毫米重迫击炮。
正以惊人的射速,不断的将炮弹砸向日军的真谛方向。
“告诉炮兵,不要停下!”龚玉鑫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传令兵吼道:“给老子狠狠地打!用炮弹把山头给老子犁平了!”
“再传我命令!”龚玉鑫转向自己的参谋长,“炮火准备结束后,一团当即发起总攻!”
“三团从侧翼回转回,警惕邯郸城方向的援军,注意:务必于天亮之前,拿下响堂山!”
“我们要为二战区的二期战略反攻计划,拿下个好彩头!”
“是!”
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
在炮火的掩护下,预备第十三师的战士们就像下山的猛虎的一般。
向着日军阵地发起了潮水般的总攻。
远在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冈村宁次。
此时尚在为平型关方向的“异动”而举棋不定。
他做梦也想不到。
楚云飞的杀招,却是数百公里之外的邯郸城。
山城,国民军事政府委员会,侍从室。
连日的阴雨终于短暂歇息,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黄桷树特有的清香。
侍从室主任张治中的办公室内,电话铃声与电报机清脆的“滴滴”声此起彼伏。
张治中放下手中的一部分华北战区敌我对我分析,轻轻揉了揉眉心。
南口、平型关、娘子关,南太行。
华北的战局如同一盘被楚云飞肆意搅动的棋局。
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
主攻方向?
从各部队的部署情况来看,完全没有这个说法存在。
似乎出处都是主攻,处处都有突破的机会。
然而。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仰光方向发来的最新电报。
“文白公,是杜聿明将军刚发来的,关于全歼了日军特别突击队”
一名干练的副官将一份厚厚的电文呈上。
张治中接过,仔细阅读起来。
报告中,杜聿明详细叙述了如何利用日军内奸,布下陷阱,并由周卫国指挥侦查大队,配合新编二十二师,以雷霆之势全歼来犯日军精锐“突击队”的全部过程。
其战术之精妙,执行之果决,令人拍案叫绝。
“好一个‘引蛇出洞’,好一个‘将计就计’!”
张治中不禁低声赞叹:“杜光亭的指挥愈发老练。”
报告的后半部分。
杜聿明根据这次反攻特种作战的经验,提出了的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