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十二军,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给我拉起来,练出来!”
这任命虽然吴子强来之前已知晓大概,但此刻由楚云飞亲口说出,分量截然不同。
他再次立正,眼神中燃烧着昂扬的斗志:“是!云公!”
“您看得起我吴子强,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保证给您把新十二军打造成一支响当当的王牌!绝不给您脸上抹黑!”
楚云飞满意地点点头:“兵员正在路上,第一批骨干很快就能和你汇合。装备你更不用担心,”
他嘴角微微上扬,“美国人这次下了血本,援助了大批全新的美械装备,你的新十二军,将优先换装!我要的是一支从士兵到武器都焕然一新的突击力量!”
他看着吴子强,眼神变得锐利而充满期待:“子强,仰光的教训就在眼前,我们的后勤压力巨大,但美国人的战略重心也在向我们倾斜。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能够抓住机会、扭转战局的‘杀手锏’!你的新十二军,就是我计划中的这把尖刀!我对你的要求不高,”
楚云飞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意味,“就两个字,那就是‘能打‘’!而且要‘快’!”
“尽快形成战斗力也是为了争取相应的话语权,这些物资我们现如今只能够拿到五成,十二军尽快组建起来的话,就能够拿到七成,这对于远征战略而言,至关重要。”
吴子强毫不犹豫地回答:“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不过云公,具体整训地点和时间安排。”
“具体的安排,孙铭会和你对接。”楚云飞再次拍了拍吴子强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子强,我知道你的能力。把你在国内练兵的那一套,结合缅甸战场的实际情况,给我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我只要结果!”
吴子强感到一股热流在胸中涌动:“是!谢谢老长官信任!”
看着吴子强那充满干劲和忠诚的眼神,楚云飞心中也增添了几分底气。
在这艰难的时刻,能有这样一位知根知底、非常听话,能力合格的老部下前来,无疑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新十二军的组建,将关系着他后续的整体战略。
“不过钧座,此前按照您的吩咐,已经积极和聋长官方面接触,一些难民将会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安置在缅北地区,并且进行相应的开发及种植工作”
“聋长官既然同意了的话,是时候将这件事情上上报到统帅部了。”
“是!”
——
缅甸北部,靠近中缅边境(滇缅公路)。
某新建集体农场不远处的土路上。
卡车在泥泞颠簸的土路上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最终在一片新开垦的、散落着低矮窝棚的区域停了下来。
车厢后挡板“哐当”一声被重重摔开,早已被无尽旅途折磨得麻木而疲惫的人们,如同泄气的皮囊般,相互搀扶、跌跌撞撞地爬下车。
王大伟也在其中。
他一手紧紧攥着家里仅存的那个打了好几层补丁的包袱,另一只手小心地护着身形单薄、脸色蜡黄的妻子。
两个孩子紧紧跟在他身后,长时间的蜷缩让他们的腿脚发麻,小脸上满是茫然和对陌生环境的怯懦。
他们一家,是众多从遥远的江苏水乡逃难至此的难民之一,家乡早已在日本人的铁蹄下化为焦土。
刚踏上缅北的土地,一股浓烈、混杂着雨林特有的湿热、生土腥气以及大量人群汗味、排泄物味的复杂气息便扑面而来。
瘦弱的妻子忍不住皱紧眉头,感到一阵阵胸闷气短。
“哎呦喂!我的老天爷,总算是到了!”一个同样刚下车、上了年纪的老汉扶着腰,痛苦地呻吟着,“这破路,是要把人五脏六腑都颠出来吗?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王大伟苦笑着摇摇头,帮着把腿软的妻子扶稳:“可不是嘛,李老哥,咱们从江苏出来,水路旱路,躲鬼子、防土匪,走了快三个月了才到抗战后方,这条命能囫囵到这儿,就算祖宗保佑了。”
“谁说不是呢”老李叹着气,抬眼打量四周,脸上露出了失望和忧虑,“可这这是个啥地方啊?比咱们路上歇脚的那些野地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