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可以与秦军一战,赵军将士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打一战。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注2】,亡国灭家之际,赵国士兵岂会愿意一直当缩头乌龟,他们迫切地想要将秦军赶出赵国,夺回失去的城池土地!
听到李牧的出征命令,赵军将士仿佛跟打了鸡血一样,个个精神抖擞。
与赵军相反,秦军大营内的秦军留守士兵并没有过多防备,而且相对慵懒。
李牧连日来的固守策略,成功麻痹了大部分秦军。
他们认为李牧之所以严防死守,拒不迎战,无他,胆怯而已。
毕竟双方实力悬殊,秦军有如此自信也不足为怪。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秦军将士都非常相信他们的将领桓齮。
桓齮上一战直接斩杀了赵国十万强军,这次还连战连捷,攻下数座赵国城池。他们相信这次桓将军还能带着他们打胜仗,升官加爵!!
当他们得知赵国大军前来袭击秦军大营的时候,秦军将士们的脑子都是一片懵的,完全不敢相信。
看到身边有人倒下,仓促间拉起队伍,出兵迎战。
不过他们临时赶鸭子上架岂会是精心备战的赵军敌手。
赵军很快攻破秦军大营,就算秦军是虎狼之师,但是在李牧的精心布局之下,留守秦军毫无抵御之力,全线溃败,只有少数秦军逃脱,留下许多粮草辎重。
“大将军,有一队秦军朝东面肥下的方向跑去,他们肯定是去通知桓齮,不如我率领一队骑兵追上去,将他们全部斩杀?”司马尚询问道。
李牧淡定地制止道:“不用追杀,我正需要他们前往桓齮那里通风报信。”
“为何?”赵葱疑问地问道,眼睛里还有一些质疑之色。
李牧指着舆图道:“桓齮曾经斩杀十万赵国将士,官至大将军,深得秦王信任,大营失守,他定然想要将其夺回以挽回脸面,咱们只要在他返回救援的道路两侧设下重重埋伏,即可将赵军全歼,以报昔日平阳之战将军扈辄和十万赵军被杀之仇。”
听完李牧的话,司马尚、赵葱等人的眼睛都亮了。
忆往昔,长平之败、平阳之败,分别折损赵军四十万和十万将士,致使赵军国力锐减,防守变弱,还失去了许多亲友,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想着报仇雪恨。
“副将司马尚!”
“末将在!”司马尚立刻出列。
李牧指着舆图上秦军的必经之路道:“你率领五万精兵埋伏在山林北侧!”
“是!!”
“林都尉!”
“末将在!”
李牧看向林休:“你率领胡服锐骑埋伏于入口,待秦军进入包围圈,直接跟布袋一样,将这个口给我锁住!”
“末将领命!”
“其余将士随我埋伏在南侧,待秦军进入包围圈,以钳式缩进,逐渐缩小包围圈,直至全歼秦军!”
“属下遵命!”
待一起安排妥当,李牧便率军前往战地。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更何况战场之上,关乎国家兴亡,更应该把我稍纵即逝的胜利战机。
被故意放跑的秦军将士,一部分向东,准备将秦军大营被攻占的消息告知秦国大将军桓齮。另外一部分则跑往赤丽的方向,一来告诉赤丽守将乔晨秦军大营的状况,二来战况紧急,赤丽危险,必须得让长公子扶苏速速回咸阳,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眼下秦国主力大军不在宜安,秦军大营又刚刚被劫,倘若李牧率领赵军攻打赤丽,赤丽很难坚守住,赤丽一旦失守,长公子的命运可想而知。
“报!报!”
巡视完赤丽的情况,安抚完城中难民,二凤正准备跟蒙氏兄弟返回秦军大营,不曾想此时屋外甬道出现一个狼狈不堪的秦军斥候身影。
看到斥候浑身血污、蓬头垢面的样子,二凤心里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怎么了?”
“报告长公子,桓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进攻肥下,赵将李牧趁秦军大营空虚,趁机偷袭,秦军大营已失守,并且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