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殿皆惊。
太后眉头紧锁:“何人所为?”
“尚未查明,但……”
那禁军迟疑道,“有人说是荣国府庶子贾环所撰,已在城中广为流传。”
“贾环?”
七王忽然抬头,声音微弱却清晰,“那个抄书的弟弟?”
太后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
本宫早听说此人不安本分,勾结起草院,妄议朝政。
来人!
封锁全城,缉拿贾环,格杀勿论!”
旨意刚下,又一急报传来。
“国子监爆发骚乱!
数十名起草院学士当众诵读《林氏冤案考》,声称要‘以笔代剑,清君侧’!
更有百姓响应,冲击刑部门前枷锁台,释放囚犯!”
紧接着,第三报至。
“玄鳞司发现地下印刷窝点三处,查获未及运出的传单一万两千余份!
现场留有署名??‘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太极殿内一片死寂。
连最忠心的大臣也开始面面相觑。
他们并非不知情,只是不愿面对。
可如今,证据如潮水般涌来,连寻常百姓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谁还能装聋作哑?
太后猛地站起,怒喝:“荒谬!
区区几页纸,岂能动摇国本?”
就在这时,殿角走出一人??竟是久不出仕的元老级议员、民议会元老会主席沈鹤年。
他白发苍苍,拄杖而行,声音却如洪钟震耳:“太后所言差矣!
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未能止住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汉武帝罢黜百家,终究挡不住王莽篡位。
真正动摇国本的,从来不是文字,而是欺瞒与暴政!”
他将手中传单高高举起:“诸位同僚,请看看吧!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讨武?檄》!
若我们今日选择沉默,明日史书上记载的,将是全体庙堂之人的集体背叛!”
群臣震动。
几位原本摇摆的议员纷纷出列,要求召开紧急国会特别会议,暂停登基程序,成立“皇位合法性调查委员会”
。
太后勃然大怒,下令禁军包围大殿,不准任何人出入。
然而,阿桂统领的禁军迟迟未动,只派副将回应:“将士们亦为人子父,不忍见天下陷于谎言。”
至此,局势彻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