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介绍说是建于康熙年间的,亭子是砖木结构的,亭子四面都有门,还有十六根立砖柱,每个角都盖有缅甸瓦,亭子边缘都挂着铜铃,风一吹就会叮当做响。
亭子旁边有一颗菩提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菩提树,我对这种树早就充满敬畏之情。
平时总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那充满佛家韵味的树,今天终于到了她的脚下。
我在承德小布达拉宫看过佛祖修行的故事,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炼之初,在深山中,他拒绝金钱、美食和美色,但他还是没有成佛,并骨瘦如柴,悲观厌世。
在厌世和迷茫的情绪中,他跳入恒河,打算轻声,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幡然悔悟,抓住一根稻草,上了岸。
牧羊女救了他,用羊奶滋养了他的元气。
恢复元气的释迦牟尼就是在这种菩提树下继续修行,冥想出成佛之道。
很有佛缘的神树,我当然坐在树下,双手合十,照相留念。
少妇也学着我的样子,我也给她照了几张。
有一座古塔,塔身不高,奇特的是,塔上长了一颗大树,这个大树的根把整个塔紧紧地环抱起来,树中有塔,塔里有树,叫人看了称奇。
记得还到了一处卧佛寺,在寺方的主持下,游客排成长队,秩序井然,依次去拜佛上香。
我和少妇跟着队伍,过了一个小铁栅栏门,就是金光灿灿的卧佛了。
好一座大佛,卧佛向右侧卧,右手拄着头,半闭双眼,神态怡然,宝相庄严。
卧佛身下,香气缭绕,场面庄严肃穆,香客们虔诚下拜焚香。
在入口处,有两个和尚在依次给游客发放大香,很粗的一把。
少妇在我前面,她伸手去接和尚递给她的香,我上去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姐,我们不用烧香,佛祖就在我们心中,心存感念就是了。”
“要拜佛啊!”
和尚威严地用吓唬的语气喊道。
去你妈的秃驴!
真敬佛,我们愿意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可他们是打着佛的旗号在欺骗善良的信众。
我拉着少妇也不理他,从烧香的人们后面走过。
那些烧香的人,既然接了香,点着了,就得“捐钱”他们(她们)先把钱捐进功德箱,晚上,和尚们就把功德箱抱回去清点钱数,其乐融融,美哉美哉。
告别了卧佛寺,我们又到了一个小市场。
都是名烟明酒,便宜无比,我对其真劣深表怀疑。
三五牌香烟才十五元一条,要是真的可就便宜透顶。
呵呵,那我花两元钱买一盒总行吧,行,真卖给我了。
打开,里面的烟丝都发霉长毛了,不敢说真假了,只能庆幸自己没上当多买。
离开那个小市场,没过多少时间,就到了打洛的一个公园,没什么特别景物,有一颗独木成林,一颗大榕树,从树枝上又向下生出很多很多树根,扎入泥土,这些根再派生出新的树木,这样整个一个树木大家庭自己组成了一片小树林,就叫“独木成林”好不壮观。
这个小公园里的另一处景观就是,有两个美女,打扮的即象公主,又像新娘,漂亮而艳丽。
她们身下有只绿孔雀,游客可以和美女及孔雀照相,五元钱一照。
“美女,让搂着照相吗?”我问。
“不让,加五元钱可以。”孔雀女开口。
“就五元,不照拉倒。”我坚持。
“好,来照吧。”美女妥协。
我上去一边一个搂着美女,前面是那只绿孔雀,“咔!咔!”少妇给我照了两张。
我也给少妇照了几张和孔雀的合影。
出了这个公园,就再没有去别的景点了。不到十一点,我们就到了打洛海关,排队等着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