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即泸沽湖。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我们下榻的古城,一纳西族族为主,住在古城的多是纳西族的老人,年轻人喜欢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多住在新城。
走在方块石铺就的街道上,边走边欣赏古城的建筑。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
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
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
走在街上,我感叹这古城的建筑规划井井有条,拥挤而有序。
所有的房屋都雕廊画栋,建工考究。
临街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货物琳琅满目,小到几元的挂坠,大到十几万的古玩,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一路观光,来到古城中心,叫四方街,其实是个小广场。
一大队七十岁以上的老太太,转成一大圈,在那跳舞。
人圈的中央地面上,放着一个破旧的录音机,播放着不知名的曲子。
老太太们头戴着布帽子,胸前系着十字交叉的白带子,跳得神情怡然,好不乐乎。
我和少妇被她们感染,也加入其中,跟着蹦跶起来,被快乐的情绪融入其中。
跳累了,我们就撤出队伍,继续走马观花式地逛街。
在古城里走了有一半的路程,看到各处其实都差不多,好像一个模块被复制,又无限制地粘贴而成。
辨不清方向,看到古城的应该是东北角吧,有一个高高的亭子,那里能俯瞰古城全貌,也应该是成就美事的好战场。
看准了,我们就朝那个亭子进发。一路的街上,照样充满着旅游商品。有个老太太在出售文革时期的一些书和画,我对这些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我们在她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一本六十四开的毛泽东选集吸引了我,我一页页翻着,那里有些话很提气,比如,“美国人,在天津,在北平,到处都撒了些面粉,看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制裁吧,制裁个十年八年,中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和老太太一番讨价还价,以五十元买下来。
老太太又拿出一张泛黄的林彪像,虽是印刷品,也是那个年代的。
对于这位败者寇,我还是十分敬仰的,毕竟是一代枭雄。
又和老太太口舌一番,以三十元买下。
也许你觉得我把旅游的事说得太多,啰嗦了,可我们就是在旅游啊,不说说这些,只说做爱,我自己都觉得干吧。
买了老太太的书画,我们继续前行,没多久,开始走上坡路,也不远,路过一个家庭院落,院子中间,放着两张桌子,女主人热情地要我们驻足喝茶,五元一壶。
也好,走累了,有点热,要了壶绿茶。
喝完茶,歇过了疲乏,头脑也精神许多。
离开那个院子,继续走,有个小山丘,亭子就在那个山丘顶。
我和少妇拾级而上,来到亭子上。
这里居高临下,整个古城风景尽收眼底。
亭子上有一圈木椅,我和少妇坐下来。
先欣赏过程全貌,整个古城青堂瓦舍,屋檐勾角相连,屋檐下是热热闹闹的人群,南来北往。
这里很清静,亭子后面是个树林,半米多高的环状椅子背也把外面的视线遮挡得严实,偶尔有几个游客来到小山丘下,看见亭子上有对男女,也都说那上面没意思,知趣而下。
我搂过少妇,少妇仰起下巴,闭上双眼,她也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