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小孩才十八个月就会说话了,所以在扬州那一块都称他为神童。在小凤岐会说话之前从未有人教过他谁是他的阿娘,谁是他的祖父、叔叔、伯伯们,但他却能准确的喊出每个人的称呼。如此一来,那些人便更加确定这小孩便是担负起他们宣氏一族命运的凤命之人。
宣凤岐两岁时便已经能看书了,他年纪尚小,宣家自然也没有请过教书先生来教过他,但是他所看的那些书里面的那些字绝非一个两岁孩童能看懂的,他虽然没有一个大人看得那么快,但他却能完整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这种事情放在普通人身上当然是不可能,可是这孩子还未出生前便被人说是身负凤命之人。宣氏族人都相信宣凤岐是神明转世。
虽然小凤岐在读文解字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但他却整天闷闷不乐的。等到他再长大一些,他便向宣世珣提议不想让世人议论他“神童”的名号,一来他不想引人注目,二来他确实不是什么神童。
当时小凤岐才堪堪三岁,他那个时候就已经将古往诗集倒背如流了,就连宣世珣问他诗书中的含义时他也能答上一一二来,再这样下去他都不用给宣凤岐请老师了,而是由小凤岐教族中的那些孩子们。
宣世珣听到小凤岐亲口说出他不是神童的话还是有些讶异的,因为这个世间再也找不出跟他孙儿一样不到三岁就能将书中诗文倒背如流的孩子了。不过既然小凤岐不想让别人议论他,宣世珣却是可以办到的。而且若他神童的名声传到了皇帝的耳中,或者引起别有用心之人的注意,到那个时候他就危险了。
这么多年来宣世珣一直记得当年那道士说的话,这孩子若想平安度过一生要一辈子待在这里。宣世珣答应了宣凤岐的请求,当别人问起他如何把小孙儿教得如此好时,他便道他那儿子未去玄都赴任时便天天抱着三千诗集与妻子畅谈,或许那个时候在腹中的婴孩就听到了吧。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宣世珣的借口,宣玉清还未离开扬州的时候,柳青鸾肚子里的孩子也才不过一个月。那样想的胎儿连手和脚都没有长出来,又怎么会听到那些大人谈的诗集呢?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认同了这个说法,毕竟皇帝之前盯上过他们宣氏一族,他们此刻更该谨小慎微才是,更别说宣凤岐此刻是他们全族的希望,他们自然不希望这孩子因为这些流言而受到困扰。
那个时候有一个女孩叫青婉,她在家里是老幺,排第四,所以大家都叫她四娘。四娘比宣凤岐大三岁,而且她是在柳青鸾刚怀孕时被接到宣家来的。那个皇帝当时盯上的不仅有宣氏,还有柳氏一族,四娘的父亲不想她被牵扯进皇族与世族的争斗中,于是他便想尽办法将四娘送到了宣世珣那里。起码那时宣世珣那里还是安全的。
四娘的父亲是柳青鸾的亲哥哥,柳青鸾也对这位亲侄女如亲生女儿般。只是她觉得自从那个小婴儿出生后,柳青鸾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孩子身上了,比如她的姑姑已经很久没带她出去玩了,也没有给她买过好吃的了。尽管这些东西宣府里并不缺,平日里也有几个丫头下人陪她玩,但她看到平时该属于自己的关爱被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夺走还是有些不开心。
她知道这府中的每一个人都把那个小孩当成个宝贝,她纵使不开心却又不敢对那小孩做什么。她那个时候六岁却已经有了小孩子争宠的心思了,她会捉一些甲虫毛虫放到了宣凤岐经常读的书里,也会在宣凤岐的必经之路放上几块大小不一的砖石期盼他能摔一下。她会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把宣凤岐要用的宣纸全都泼上墨水。
可是……她这些看起来十分恶劣的行为并没有让那个孩子产生害怕或者恐惧退缩的情绪。那个小孩子看到那些夹在书里还在动的虫子后会走出门将它们小心翼翼放在花坛的绿叶上,那些已经被书压死的虫子则被埋在花坛的土壤里做为花朵的养分。他虽然只有三岁,但他每次都能发现路上的石头,他会风轻云淡的命令下人将路上的杂石清理干净,当有人来看宣凤岐写字看到那些被泼黑的纸张时,宣凤岐也会解释说是他正在学习泼墨的画法。
四娘发现自己好像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那个比她小很多的孩子伤心落泪,别人都很喜欢他,渐渐的她感觉到落寞不甘,心里的那些争宠嫉妒好像要变成一种报复欲了。
于是她不再执着用这些小招数来让宣凤岐伤心了,她开始主动关心宣凤岐,然后以一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姐姐形象照顾着这个小孩。这个孩子就像以前她相处过的玩伴一样,只要她稍微付出一点好,宣凤岐这个小孩就会无条件信任她。
就算他再聪明又怎么样,还不只是一个孩子?
柳青鸾看到宣凤岐与四娘相处得极好,于是便让宣凤岐教着四娘一起读书写字。四娘听到姑母这番话觉得心里受挫,她可是比那毛头小子整整大三岁啊,再怎么说也轮不到那小子来教她认字吧?而且她接近宣凤岐本来就像搞恶作剧,她想弄哭宣凤岐,谁叫他抢了原本该属于她的宠爱。
小孩子就是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想要大人们的关切的目光。
很快,四娘就找到了那个机会。她在除夕将近的时候故意剪坏了自己平日里最喜欢的布娃娃和过年准备穿的新衣裳,她有些心眼却不多,她做完这些后便用有一些字听不懂为由约小凤岐来她的房间。
可是当小凤岐进了她的房间后便看到柳青鸾和宣世珣站在那里,那些伺候四娘的丫头们跪成了一排。四娘哭得格外可怜,整个小脸都哭红了,她一边哭一边道:“是弟弟剪坏了我的衣服和娃娃,别的我都可以不计较,可是这个娃娃是姑姑在四娘刚来的时候送给四娘的,姑姑呜呜呜——”
她越说哭得越凄惨,眼泪鼻涕一大把,好像真的要把自己不受重视的委屈宣泄出来一般。小孩子看到这种场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虽然四娘一下就定了小凤岐的罪,但柳青鸾还是相信自己儿子的品性的,她还是问:“凤岐,四娘说的可是真的?”
宣凤岐愣了一下,他此刻看到了四娘紧张不安的小手互相抠巴着。小孩子撒起谎来还没那么熟练,更何况还是一个只有六岁的小姑娘,她心虚地底下头又是不是将目光瞄向不曾说一句话的宣凤岐。
小凤岐在呆愣片刻后直接道:“是我弄坏了姐姐的东西,我才是母亲的孩子,可是母亲还对姐姐这样好,所以我便想弄坏母亲送给姐姐的布娃娃。”
柳青鸾听到之后脸上浮现了一丝不敢置信的神情,她当时便想拿着藤条打小凤岐,可是此刻她周围的丫鬟都拦着她:“少夫人,小公子才三岁啊,他懂什么啊?”
“是啊!小公子想多让少夫人将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也情有可原,更何况小公子还这样小,若是打坏了可怎么得了啊?”
柳青鸾听到这些劝告后才作罢,此刻她满脸愠怒地看着宣凤岐:“是为娘没有教好你,是为娘对不起你爹,为娘有错。你……你今晚就去祠堂里跪着,对着你爹的灵位忏悔,若是不知错便不要吃饭!”说完,她便转头看向宣世珣,“阿爹,您可有意见?”
一般小孩被诬陷后都是先为自己辩解的,但是小凤岐承认得太简单了,宣世珣刚才一直站在旁边不说话,但他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他蹲下身来看着着小凤岐那双亮闪闪的眼睛:“小凤岐,你告诉祖父真的是你做的吗,若不是你,祖父会为你做主的。”
四娘听到这番话后小手攥得更紧了,她死死咬着唇,好像在下一刻就要倒地大哭一般。她也在等待着小凤岐的回答,就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似的。
宣凤岐很快回答:“嗯,就是孙儿做的,孙儿愿意去祠堂忏悔。”说完,他头也不回地朝着祠堂的方向走去。
他年纪太小,大人总是不忍心。柳青鸾虽然表面上说要罚他,可是他前脚刚迈出门槛,柳青鸾后脚就示意那些丫头们跟上去小心伺候着。
四娘也是第一次干这样坏的事,刚才她数次紧张小手心都被汗浸湿了。而就在这时,柳青鸾温柔地擦去了她脸上的泪水鼻涕:“四娘,凤岐还是弟弟,他不懂事的,如今姑姑已经罚过他了,四娘便不要伤心了。等会儿姑姑再命人给你送来一套新衣裳,等到过完年后我再为你做过娃娃好吗?”
四娘听到柳青鸾这番话后心中的愧疚一下达到了顶峰,她这次的计划确实如愿让那个小子受了罚,柳青鸾也将关爱的目光放在了她身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此刻却高兴不起来了。
第115章
六岁将逝的那年除夕是四娘度过的最难熬的一个除夕,除夕夜里府中的下人忙来忙去,她也穿上了新衣服,但是当她想起她那位小表弟还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祠堂的时候,她的心里就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从烟花燃起的那一刻便到达了顶峰,她终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在大人准备休息的时候偷偷溜了出去。她知道祠堂在宣府的东北角,她裹紧了自己的小斗篷迎着寒风跑了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陷害人的不安,她也为那位小表弟带了一件斗篷。
祠堂常年有人守着,但今日是除夕夜,那些守着祠堂的小厮都懒懒的,四娘却凭借着自己娇小的身躯灵巧地钻进了祠堂里。这宣氏祠堂供奉着宣氏家族历来的列祖列宗。四娘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牌位,她早就听说过一个牌位就是供奉着一个死去的祖先,但她看到这个大堂里供着那么多死了牌位的时候就吓得瑟瑟发抖。
就当她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她忽然听到了祠堂的侧帘里传来一阵像是什么燃烧着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她见状吓得腿脚发软,好像连怎么逃跑都忘了,她连忙下跪磕头道:“各位祖先大人们,对不起……我,我不是有意冒犯的,求你们不要吃我啊!”
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流下了害怕的眼泪,而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撩开那帘子走了出来,他用可爱稚嫩的童音冷冷道:“吵死了闭嘴!”
小女孩听到这话后忽然睁大了眼睛,她懵懵懂懂地抬起头来朝着那阵声音看去。只见她那位长得冰雪可爱的小表弟手里正捧着一本书皱着眉毛看着她。她自然不想被比她小的孩子嘲笑,于是她立刻从地上爬起来:“谁……谁吵了!”
与此同时,她将自己带来的那件斗篷甩在了小表弟面前:“本姑娘怕你跪祠堂冻死,于是好心过来给你送件斗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