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婴儿的哭啼声在景昌的王宫上方响起,大王诞下一女,赐名朝阳,寓意其可如朝阳一般,永远带给大周子民光明。
沈知微对这个孩子的期待很高,她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能够将天下传承下去,能够造福万民。
因朝阳王姬刚出生不久,因此先养在后宫,等其年岁大了,身子强健后才会露面,对此大臣们表示理解,就算他们非常想要第一时间看见下一个天子,他们也不能强求刚出生的孩子被抱出来。
天气还比较冷,要是王姬有个万一,他们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
大概是上天都为天子庆贺,之前一直没有任何好消息的边关,突然传回捷报,大军大获全胜,不仅仅大败联军,甚至还将之前分给其他诸侯国的北地地盘给要回来了。
至此整个北地都已经落入沈知微之手。
胡幼安的学生死了两个,听说是在战场上被流矢划伤后高烧不退,最后病重不治,沈知微听闻后很是痛心,同时也觉得这俩人是真倒霉,青竹正好回宫来为她“接产”,要是青竹在的话,这两学生还真不一定会出事。
出事的两个学生都是男子,沈知微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人仗着自己有几分本事,非要亲自上战场去杀敌,心是好心,就是太年轻狂傲,最后他们用自己的性命,给自己的宽高买了账。
沈知微让胡幼安带着那些学生就在边关呆着,专业学校开始装修了,医疗器械都已经搬进去,明年再开学,要培养的就是医学生了。
这些军校生就在边关实习,实习一过,就算毕业了,正好胡幼安也不用来回跑了,直接继续守着边疆即可,算是一举两得。
沈知微则没事儿看看小孩,跟人下个棋,去百工坊溜达一圈,反正朝政现在有闻桃和妫央两人帮忙,烟霞一旁辅佐,她的工作量是大大减少。
早知道就早点儿组建内阁了,内阁简直就是君主光明正大偷懒的最佳选择。
就是可怜妫央,最近累得黑眼睛跟纹在眼底下一样,每天都有种肾虚的美,沈知微上朝看见他就很心虚,毕竟妫央看起来比之前的闻桃要惨多了。
沈知微确定了,妫央不是高精力人群。
那他其实不太适合当首辅,闻桃都没累成这样。
沈知微很没良心的在心里吐槽了两句,然后开始搜罗能够入内阁的成员了。
之前妫央自己选了几个人进内阁,要不是那几个人,估计妫央会更累,现在有了那三人帮忙,妫央才勉强上手。
那三人都是妫央一党,沈知微再往里塞人,必须选择非他一党的官员。
闻桃党派和完全中立派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全选闻桃党派,那就是给人搭台子,让他们唱大戏去呢,国家还没统一,要打也不能这会儿打起来,沈知微最后选了三个中立,这三个中立官员里,有俩是贵族出身的新晋进士,此二人曾拜读过闻桃老师昶子的著作,听说私底下与闻桃有过些许交情。
剩下那一个官员,则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女子,她考上科举后,没与任何人有过往来,硬说和谁有牵连的话,就是跟烟霞有点儿关系,听烟霞说,她妹妹入了百工坊,是一名织娘。
有了这三人的加入,妫央的黑眼圈肉眼可见的轻了不少。
人年轻就是好,恢复得快。
沈知微还在这边感叹她的臣子年轻的时候,有人已经在哭自己的臣子年老了。
安渠留下病根,不良于行,每年到了冬天身体都会变得更差,今年安国的冬天格外寒冷,而安王海不听他劝告,春耕前未曾撤兵,非要跟景昌的兵一较高下,结果耽误了春耕不说,还被景昌给打了一顿,损失惨重。
现在知道错了,也为时晚矣,安王来求他出策,安渠想不出来,晚上熬了一会儿,第二天就病倒了。
躺在病榻上昏昏沉沉时,安渠也在想,他是不是真的老了?
是的,他和安公寿是同龄人,安公寿已经死去,他活在这世上,本就是个老人了。
只是到底不甘心,他这一生,得遇明主,本以为能辅佐明主做一番大事业,谁知明主早逝,留下个孩子,偏偏那孩子还不听话,刚愎自用又心浮气躁。
其实那孩子今年也才及冠,轻狂些并无不妥,只是这天下容不下年轻人的不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