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怎么还不亡国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这就跟以前买卖奴隶一样,当地奴隶太多,那就送走,送去需要奴隶的地方。

因为此次难民大部分都是庶民,不是庶民的也被登记成为庶民了,所以不能像运送奴隶一样,那么粗鲁的将人运送走,而原本买卖奴隶的人牙子们都很有长期运送人口的经验,那些官员们灵机一动,干脆就让人牙子们来管理难民队伍,用比对奴隶更好的待遇去运送那些灾民。

直接对人牙子说,路上死的人多了,就用人牙子自己家里的人,包括他自己来填补缺漏,那些人牙子对灾民的态度,能比对自己亲爹都好。

琼玉在听闻灾民被送来的时候,第一个积极响应,要求将灾民往永明城来送,永明城现在到处都需要人手,之前妫央在的时候,很多建筑都没有建好。

比如说类似于景昌的坊市,目前永明城也有,妫央建得时候主打一个测试,所以坊市的区域并不大,当时还有一些当地的大族出来阻拦,妫央被拦了一下后,对这方面的基建没那么热情了,所以琼玉接手的就是个测试区域。

现在测试结果早就出来了,坊市真的太适合城市了,永明城现在的和平和繁荣,根本离不开坊市,所以她非常需要扩建坊市和城池,那需要大量人口。

永明城哪儿来那么多人啊,还不是得往外去找,现在北地送来的难民,简直就是解了琼玉的燃眉之急。

如此一来,永明城得了实惠,北地得了安稳,双赢的大好局面形成了。

外界的人一直盯着景昌的动静,看到景昌对难民的安排,其余与北地接壤的诸侯国都想试一试。

小诸侯国试了之后直接宣告失败,因为小诸侯国哪儿有那么大的领土,可以将难民从北往南调啊,也没那么多钱和粮食,供给难民们吃喝。

大国用了之后,倒是觉得挺好用,安国尤甚,安王甚至觉得,那些没有难民的地方也可以用这个办法。

将原本的人调走,空出来的土地给难民用,如此一来,原本同处一地的人就没法联合起来对抗朝廷,难民也有了安置的地方,能好好为他种地了。

安王有了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领悟,可他这点儿领悟才刚冒出头,就被安国的朝臣联手压了下去。

安国不止有后来安王打下来的地盘,还有一开始安王的封地,那些封地上的大族才是真的会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的存在,要是真让安王用了这个将人调走,斩断当地人根基的法子,他们的家族怎么办?

安王不明白为什么周天子想干什么都那么轻松,而他想做什么,却处处是桎梏,到处是困难。

要是沈知微知道他的烦恼,一定会告诉他,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安国死的人太少了。

那些老是在他耳边逼逼赖赖的家伙要是都死了,自然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没错,在沈知微看来,那些逼逼赖赖,阻止她建设国家的家伙,就应该去死。

她倒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主要是她觉得,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先视人命如草芥了,要问视了哪位人命?当然是沈知微自己!

沈知微觉得自己可辛苦了,成天不是在努力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每天都要批阅奏折,绞尽脑汁去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要如何安排,她都这么卷了,身为属下不给她分忧倒也罢了,还给她添堵,这不就是在浪费她的生命吗?

你既然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对你不义!

好在这一类伪君子在景昌是少数,此前她命令闻桃带兵斩杀那些个犯了叛国罪的贵族时,很好的震慑了那些心思不纯的家伙,想要让那群人一辈子安稳肯定不行,但是让他们老实一阵子还是可以的。

什么时候谁再跳出来,她再给谁判个满门抄斩。

教书育人的系列任务在一点点推动进度条,除了专业学校的学生外,那些个学堂里的学生也成了任务标准,等九月份一开学,沈知微就盯着教学任务不放了。

七月触发后,差不多十月份就会结算,要是最后一个月出现问题,导致结局等级不高,沈知微真的会被气死。

好在她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闻桃任太傅之后,对教育一途的事情都很上心,不光会盯着学堂的学生,还会不时问问底下的讲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务必保证学生好好学习,老师好好教书。

她原本就是个高精力人群成员,现在太宰这个琐事繁多的职位已经有妫央干活了,她就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上,凭借一人之力,硬是将整个教育体系上上下下捋得明明白白,沈知微想想那个工作量都咋舌,闻桃则觉得轻轻松松。

每次在这种时候,沈知微都想说,她要跟高精力人群拼了!

妫央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当上太宰后,妫央比之前更忙了,他以为自己曾经有过当太宰的经验,二次上位,会游刃有余,结果景昌现在的政务量和他当太宰时完全不可同一而论,他忙得黑眼圈深得好似国宝。

他的那些门客也累够呛,光是熟悉六部官员,分清六部的职责就花费了不少精力。

要不是想当首辅的愿望撑着,妫央都想请辞不干,自请外放去做郡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