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逐渐苏醒过来。
校门口停了一辆黑车,这个年纪的学生对车牌已经有了敏锐的感知力,其中有人认出,那是一辆奔驰,属于九十年代末的顶尖品牌。
他们有的忍不住驻足观看,有的则见怪不怪——毕竟沈家的那两位少爷天天都这副架势。
有时他们都在讨论,出身自这么有钱的家庭,何必还来受这上学的苦。
不过也就只在背后说说罢了。
宋沅对身后的哗然浑然不知,他早在奔驰停下之前就进了教学楼。
市一高的班级分为卓越班、实验班、普通班。
卓越班和实验班实行小班额教学,一个班仅有三十到三十五人,一共有三个卓越班和一个实验班。
卓越班汇聚了全年级的前一百名,而实验班仅有几个百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剩下的全是关系过硬塞进来的。
校方为这两种特殊的班级安排的师资也是最好的,每年都等待卓越班的人为校争光,以及实验班的人大手一挥“回报母校”。
剩下的,就是八个普通班了。
普通班的容量达到了五六十人,实际上的数目比这还要多,学生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完全比不上卓越班。
宋沅所在的七班,就是一个普通班。
对外招收的插班生名额本就少之又少,能进普通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八个高一普通班和其他年级的普通班占一栋教学楼,那些所谓的尖子班跟他们相隔很远,大概是一个操场的距离,平时根本都接触不到。
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
宋沅跟在班主任身后走进教室,嘈杂的环境因为他的到来瞬间安静。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宋沅根据班主任的指示,坐在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这个座位倒和他在佳成中学坐的挺像,宋沅心里没什么抗拒的。
很快就开始早读,宋沅努力静下心来,念出书上那枯燥的内容。
一串又一串的字符在嘴中过去,却根本不往脑子里进,宋沅一直很不喜欢大声念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毫不夸张地说,这让他的脑子嗡嗡作响。
一连四五天,他都在尽力适应这所学校的高压节奏,以至于连吃饭都提不起胃口。
太卷了!真的太卷了!
宋沅在心里默默哀嚎,这只是1998年而已,要不要这么卷。
周一回到学校的时候,一进班就发现气氛有些奇妙。
宋沅一头雾水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班长叶婉心凑过来,笑得一脸神秘,“宋沅同学,你有这样的荣誉你早说呀,害我找国旗下讲话的人找了半天。”
宋沅不明白她在说什么,“荣誉?”
“对呀,你获得了化学竞赛一等奖这回事!ohmygosh!你简直是个天才!”
叶婉心夸张地吹捧道。
她不给宋沅丝毫反驳的机会,“那众所周知,咱们班一向是能者多劳,宋沅同学,虽然你刚转进咱班,但每周一度的国旗下讲话这件事正好轮到咱班了,你说你是不是该发挥一下你的奉献精神?”
“我……”
没等宋沅说出什么来,就被无情打断,叶婉心“啪”的一声合上笔帽,把一页打印好了的演讲稿丢给宋沅。
“就这么定了!两小时后你就能代表我们班去发表国旗下讲话!这份稿子你赶紧结合你的感人经历改改,看你表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