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固然是青年才俊,女儿喜欢也无可厚非,可都这么久了,皇上也没喜欢过女儿,女儿又三天两头地给他写信说自己在宫里过得委屈,他看着也心疼,甚至想让女儿出宫算了,另寻夫婿也不错。以他们家的家世背景和女儿的美貌,自然可以另嫁一个不错的夫婿。
贤妃瞪他一眼:“爹,你说什么呢?我可是要做皇后的。”
她才不认输,输给姚贞儿也就算了,输给温瓷实在叫她不愿承认。
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她怎么可以认输!
她一定要赢过温瓷!
若是这么灰溜溜地走了,那日后满京城的人都会嘲笑她的。
大将军见贤妃态度这么强硬,赶紧不再提了,“好好好,爹不说了,爹去安排。”
这厢温瓷到了望舒馆,也已经安顿好了。
她还在为那块奇石的事震惊,又颇有几分兴奋,毕竟从前她是京城人尽皆知的草包,眼下境况却不同了,她竟然是上天认可的有福之人。上天甚至为了告诉大家,特意砸了一块大石头下来,那肯定说明她的福气不小。
她问云雀和云燕,她们从小跟着她一块长大,有没有看出什么?
两个人都认真回忆起来,云雀说:“其实想想还是能发现一些征兆的,娘娘,奴婢记得您每次去店里排队买吃食时,都能恰巧在卖完之前买上!”
温瓷点点头,觉得云雀说得有道理。
“还有吗?”
云雀摇摇头,云燕又道:“也有的,娘娘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您进宫做伴读,灵云公主欺负您,没多久她就摔断了腿。还有一回,是程家小姐欺负您,结果没多久那程家小姐就惊了马摔了一跤。”
被云燕这么一说,云雀也想起来了,“对对,奴婢也记得这些事。可见娘娘您的确是有福之人,旁人欺负您,都被上天惩罚了。”
云雀云燕都为温瓷高兴,这下好了,上天为娘娘正名了。看谁还敢说娘娘是草包,是祸水,分明是有福之人。
温瓷也笑起来,跟她们一块笑呵呵的。
骊山行宫内气候凉爽,没了暑气的浸染,温瓷感觉食欲都变好了。黄昏时候,卫陵便来了望舒馆,和温瓷一起用晚膳。
骊山行宫和京城相隔并不远,饮食上自然也没太大差异,加之带来了御膳房的厨子,晚膳和在宫里用的是一个口味。不过多了一道鱼汤,听说是骊山上的特产,只长在骊山的山泉中,用这鱼炖的汤格外鲜美,温瓷吃了两大碗饭,又喝了一碗鱼汤,撑得要命。
她拉着卫陵出门散步消食,正好也在行宫里逛一逛。
行宫之内草木茂盛,蝉鸣声不绝于耳,路边的灯都已经点上了,在昏黄的灯光下,行宫风景甚是好看。
温瓷和卫陵并肩走在路上,身后宫女太监们隔了些距离跟着,等候差遣。温瓷说起那块奇石的事:“流云,我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我竟然是有福之人。我下午都懵了,听着他们改换口风夸我,都心虚死了。不过我与云雀她们对了对,发现也有一些征兆耶。”
她说起那些事,眉目之间映着点点灯火,卫陵在夜色中无声勾唇。
那块天外奇石是卫陵安排好的,自是为了应对民间那些流言。
卫陵不愿意他们说小瓷的坏话,倘若只是说他自己,他不甚介意。他做这皇帝,本也不是冲着千古明君而来,当然他也不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那些昏君的做派,卫陵不屑,亦不耻。
至于温瓷提及的那些欺负她的人被上天惩罚之事,其实也是卫陵暗中所为。
他不喜欢那些人欺负小瓷,所以他略施小计惩罚了她们。
谁都不能欺负小瓷,包括他自己。
看着温瓷眉开眼笑的模样,卫陵轻笑应和:“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原来小瓷竟还有这种命格。日后还得小瓷多多庇佑我才是。”
温瓷挑眉:“那你放心,我肯定会庇佑你的。”
两个人说着话往前走,忽地有人从暗处急匆匆窜出来,竟是撞上了卫陵。
是一个年轻宫女,连忙跪下请罪:“奴婢不是有意的,请皇上和皇后娘娘恕罪,奴婢一时走得太急了。”
她抬起头来,竟与温瓷生得有三分像。
温瓷没注意到,只道:“罢了,你走吧,下回仔细些。”
那宫女谢了恩,匆匆离开了。
卫陵没说任何,只与温瓷继续散步。
二人折返望舒馆。
她们早已经预备好热水沐浴,温瓷沐浴过后,便躺下打算睡觉。
卫陵高大的身影从身后覆上来,温瓷一怔,“不是已经……”
卫陵亲吻她的后颈,道:“那是昨晚小瓷欠我的,现在是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