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时之间,种种罪行,人证物证俱在,即便皇后叫冤,也无人信她。卫陵颁下圣旨,废去姚氏之后,贬为庶民,幽居宫中,终身不能踏出半步。
圣旨一下,后宫与前朝皆是震荡不已。
妃嫔们议论纷纷,都道皇后此举太过大胆,只是皇后一向性格跋扈,做出这种事似乎也不令人意外,加上证据确凿,并没人怀疑。反倒是皇后被废,她们又都心思活络起来,尤其是贤妃。
从前她一向认为自己该做皇后,只是姚贞儿占了先机,如今姚贞儿被废,皇后之位空了出来,自己就有很大的机会了。毕竟温瓷虽说受宠,可家世不如自己。
其他人则在猜测,这皇后之位会花落谁家。
毕竟贵妃自从入宫到现在,一直深受宠爱,而贤妃家世好。有人觉得是贵妃赢面大,毕竟先前皇上甚至陪贵妃回家探亲,宠爱程度可见一斑。也有人则是觉得贤妃赢面更大,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皇上除了宠爱,自然也该考虑别的。
前朝亦是议论纷纷,皇后做了这么多错事,一众大臣对废后一事并无异议,更多的是在议论姚家。废后乃姚氏女,手上沾了那么多案子,甚至胆大妄为到敢谋害皇嗣,联想到之前姚大公子的罪行,一时之间,姚家成为众矢之的。
姚丞相有心辩解,却也孤掌难鸣,此等情形下,没人敢公然为姚家说话。姚丞相着急上火,思索该如何挽回眼下局面。
他对姚贞儿能做出这种事心存怀疑,若是女儿不曾和他提过想以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他或许不会怀疑,毕竟以他这个女儿的性格,倒也能做得出这种事。可姚贞儿既然和他提过这件事,便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谋害姚菁菁腹中龙胎。
那会是谁暗中陷害?姚丞相想到贤妃,当然也想到另一种可能,帝王自导自演。
但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到这地步,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怎么保住姚家,或者说,保住他和儿子的性命。
帝王原本就对姚家不满,如今出了这种事,绝不可能放过姚家。思来想去,姚丞相还是想到了逃离京城。
为避免夜长梦多,姚丞相当夜便命人收拾东西,带上姚治元,准备马车,打算趁夜色离开京城。只是还没等他收拾完东西,羽衣卫的马蹄声先笃笃响起,惊扰了夜色的宁静。百姓们听得动静,纷纷出来观看发生何事,只见大批羽衣卫朝着姚丞相家而去。
姚丞相的人发现了羽衣卫的动静,赶忙前来禀报,姚丞相咬了咬牙,顾不上再收拾东西,甚至连儿子姚治元都顾不上了,命人守住前门,而后自己骑马从后门离开。
姚治元原本还在等父亲的命令一起离开,可却只等到羽衣卫将姚家层层包围。姚治元是个怂包,见到羽衣卫已经吓得哆嗦,被羽衣卫拿住。
羽衣卫搜寻一番,未见姚丞相踪影,这才得知人已经先一步跑了。只好先把姚家一干人等拿下,带回去审问。
百姓们看了会儿热闹,见羽衣卫离开,也各自散了。姚菁菁与陈公子隐在夜色之中,注视着一切。
陈公子以为看见这一幕姚菁菁会觉得难受,正想出言安慰,却听姚菁菁冷哼一声:“果然,父亲他连亲儿子也一样可以舍弃。”
姚菁菁并不觉得难受,只是觉得可笑。姚丞相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姚贞儿亦是。
她看了眼陈公子,道:“走吧,陈郎,我姨娘前些日子已经被送去了庄子上,咱们去接上她,日后便离开京城。”
这是皇上答应过她的事,如今看来,她赌对了,皇上的确赢了。
陈公子应下,搀着她上了一辆马车,她方才小产过,身子还未好全,不能受凉。
羽衣卫统领回宫复命时,卫陵正在凌霄殿外等候。他负手而立,颀长身影站在廊下,眸中难掩快意。
今夜姚家一倒,朝堂局面便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虽然成功做了皇帝,可这一年来,做许多事还是得看那些世家旧臣的脸色。今日是姚家,明日还有别家,他会一步步将帝王的权力收回。
“启禀皇上,姚丞相先一步跑了。”
“传朕旨意,务必将他追回来。”
“是。”
卫陵惬意地松了口气,感受到了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意。他撑在汉白玉雕花栏杆上,抬眸远眺,望见京城万家灯火,只觉得此刻身侧还缺了一个人。这万里山河,该与小瓷同赏。
“去栖鸾宫。”卫陵吩咐道,高顺忙不迭准备銮驾。
温瓷没想到这么晚了卫陵还会过来,迎他进了殿中。
距离祥贵嫔孩子没了已经过了三日,这三日里卫陵心情一直不太好,温瓷每次去找他吃饭都见他神色凝重。想到先前卫陵表现出的高兴的模样,她猜想这个孩子没了对卫陵的打击一定很大,开口宽慰:“流云,你别太难过了,孩子还会有的。”
卫陵面上带着笑容,一双桃花眼中也尽是笑意:“当然会有。”
温瓷看着这样的卫陵,一时怔住,好像不太妙,他怎么笑得这么开心?莫不是已经伤心过头,疯了?
温瓷叹了声,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卫陵的肩:“流云,你若是伤心,可以哭出来。”
卫陵反而笑道:“我为何要哭?我今日高兴得很。”
温瓷:……
感觉更不对劲了,她是不是应该让她们请太医来给他看看。
她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只是为了怕卫陵不肯看太医,假意说自己积食,肚子不舒服,让太医来瞧瞧。卫陵听见她这么说,笑意淡下去,眉目带着担忧。
太医来得很快,温瓷让太医给自己先把过脉,又道:“既然来了,也给皇上看看吧,不知皇上的胃疾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有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