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应该大刀阔斧的推行一系列政策。
尤其是前朝大唐,大宋,大元……这些都已经显露过商业带来的繁荣和好处。
他却担心人们被利益薰心。
且出於他自己对商人的不喜欢。
便如此大力度压制其发展。
就好像担心这皇位坐不稳。
怕有人发展起来,会隨时將其取缔一样。
朱元璋只是默默看著。
这些问题他当然知道。
他更知道自己出身卑微。
所以有时候不是他要担心下面的人。
而是在某些人眼里。
他们觉得自己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人都能当皇帝。
他们凭什么不能?!
他怎么敢不提防?
怎么敢让他有权势后再有钱?
那还如何压製得住他们的野心?
不过在人才方面,朱元璋倒是做得还不错。
不仅在洪武三年恢復了科举。
还为平衡人才比例,將其分为南北卷。
还保留荐举制,以及军功晋升制度。
不仅有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各地方府州也设儒学……
通过科举,荐举,学校,军功等多方面渠道!
大明人才也逐渐充实起来。
不过人才虽多,但在开国功臣。
以及高压高危的大明官场。
能够做出重大改革的官员却不多……
【李世民:人才选拔方面做得真不错,尤其是这个南北卷,能很好平衡南北两地人才比例……】
【魏徵:人才渠道眾多,按理来说对大明是好事,不过迫於当时的政治环境,真正发光发热的却没多少,有些可惜了。】
【刘邦:如此综合看下来,大明其实是有机会比大秦大唐还要强的,但可能是限制於明皇自身的认知。
不过……换成其他人在他的位置,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多么好,我们能这么理性思考,是因为我们不是明皇,所处环境不同,考虑的东西不同。】
【嬴政: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北元的存在,一直在消耗大明的国力,所以就算周边还有女真各部,倭寇,吐蕃,安南等国,也没能直接將其征服……这也同样很可惜!】
要是他有如此多的兵力,这么先进的武器。
以及人才也不缺,只缺钱的话!
那就把周边列国都扫了!
那钱不也有了吗?
【朱元璋:这些问题,等我大明稳定,富裕起来,都会解决的!】
现在已经看到繁华的龙国!
就是照著学习,照著抄!
他大明的国力也能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