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推演天文地理。”
“可惜呀,大子寿命將尽矣。”
姚广孝又突兀来了一句。
听闻之后,朱棣並未多言,仅仅默默看了一眼对方不再言语。
接著提及朝中的大事,即朱雄被命领兵五万赴大寧镇守一事,不禁质问:“依你说,本王能否向父皇恳求召回朱雄?”
“他的才干与无畏,全北平都知晓。
若真让他调离,本王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將领,而是堪比五万精兵的痛楚。”朱棣突然开口道。
“皇上特意点名要人,这说明陛下也颇为器重朱雄,同时也是在为太子培养新的战將团队。
若是燕王强求,非但无益,反而会让圣上不悦。”姚广孝如此答道。
“难道本王费尽心力拉拢朱雄,到头来只是一场空?”朱棣皱眉问。
“以他的本领,假若真与我敌对,那他定会成为本王的真正劲敌。”朱棣又嘆道,“区区几千骑兵就敢深入草原並攻下北元朝廷的大將,別说本王不及,便是本王岳父也有所不及,就算是当年威名赫赫的蓝玉也不过如此。”说时表情一片郑重。
“殿下需谨记:那些军卒多是北平人士,而且副將是张辅。”
“贫僧观察朱雄,他乃性情中人,日后倘若两军阵前相对,或许他还念及往日情谊。”姚广孝笑了笑,对自己识人的能力颇为自信。
“若是如你所说,朱雄去驻守大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隨著朱棣手中圣旨渐松,他原本紧蹙的眉头也开始舒展开来,“如今燕王也该启程赴应天了。”
“此事无需再掛怀。”姚广孝补充道。
“那你就不隨本王同往应天?”朱棣微露疑惑地追问。
“贫僧尚有一桩事情处理完毕后自会往应天面见殿下。”姚广孝嘴角微扬。
“你身为一介僧人竟还有何事待办?”朱棣继续发问。
“此事对殿下而言乃是天大喜事。”姚广孝浅笑不语,唯独眼底闪过一丝锋芒。
察觉此状,朱棣也就没有再追问。
时光辗转,至黄昏一日终归。
朱雄歷经两天於应天的行程也告终:头一天入宫覲见后即赴徐府迎回妙锦,第二天又先赴皇宫后再至东宫。
转瞬之间时间已逝。
此时此刻朱雄满心所盼便是早日完婚且奔赴大寧,更希望带妙锦一同远避应天是非之地。
正当他刚踏入家门落脚之时便闻:“雄哥哥,你回来了。”
隨之而来的还有一声轻喝:“林伯,过来。”隨后便见到一脸欢喜的徐妙锦以及身后同样带著笑容的老僕——林伯快步上前招呼著。
“少爷恭喜了!您不仅是將大小姐接了回来,还得到了圣上的赐婚。
自此往后再无人能妨碍您与妙锦的团圆了。”林伯一边恭贺一边眉开眼笑。
听闻於此,朱雄也忍不住分享起新好消息:“尚有更好消息奉告。
皇上已然颁旨让礼部选定婚期,而且听闻当日大婚皇驾也將蒞临。”
此话一出,举座皆欢:“甚好!甚好啊!”林伯接连感慨,“若夫人还在世能看到如今这般杰出的少爷,定也会无比欣慰吧。”
林伯心中实则早已乐开了——世间再无旁人如他和妙锦般因少爷得势而欣喜。
復而朱雄问道:“林伯,此次你带了多少隨从前来?”
林伯忙不叠回答:“属下得知少爷有意在应天开创基业,所以此番带来了五十位酿酒技师及五位掌柜打点事宜。
先扎根此处,隨后向周遭城镇扩展生意版图。
必为少爷博取更大財富。”
言罢便连忙递上了名单:“少爷看看这是具体名单。”
略览后,朱雄很快注意到有几个忠诚度未达標的下属,甚至其中几名忠诚值不足30之人,显然並非忠诚而是隱含仇恨心理。
因此他追问道:“这些人都是奴籍出身么?”